美国对中国船只征收港口费,日本航运巨头带头切割:再不买中国LNG船 美国这招儿

遥遥谈趣 2025-05-26 11:55:57

美国对中国船只征收港口费,日本航运巨头带头切割:再不买中国LNG船 美国这招儿玩得挺阴的,表面上是要振兴自家造船业,实际上是想通过 “港口费” 卡住中国航运和造船业的脖子。今年 4 月 17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从 10 月 14 日开始,对所有中国建造或运营的船只停靠美国港口时额外收费。 具体怎么收呢?第一阶段先按每净吨 50 美元收,之后每年涨 30 美元,三年后涨到 140 美元一吨。要是非中国公司用了中国造的船,费用稍微低点儿,但也得按净吨 18 美元或者每个集装箱 120 美元来算,同样逐年递增。 就拿一艘 8500 标准箱的集装箱船来说,每次停靠美国港口就得交 295 万美元,相当于 2150 万人民币,一年停五次就是 1475 万美元,这钱搁谁身上都得肉疼。 最绝的是美国连 LNG 运输船都不放过。美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 LNG 出口国,为了让各国用美国造的船运输天然气,他们规定从 2028 年开始,逐步限制外国建造的 LNG 船参与运输,逼着船东们换美国船。这招儿明摆着是要把中国造船业从高附加值的 LNG 船市场挤出去。 日本航运巨头商船三井就顶不住压力了。5 月 24 日,商船三井宣布暂停向中国船厂订购新的 LNG 运输船。要知道,2021 年到 2023 年,他们可是一口气向中国订了 17 艘 LNG 船,去年年底还刚签了 6 艘新船的合同。 为啥突然变卦?说白了就是怕被美国的港口费拖垮。商船三井的船只要是继续用中国造的 LNG 船,每次停靠美国港口都得交一大笔钱,长期下来成本根本扛不住。而且美国这政策还有 “传染性”,要是其他国家也跟着对中国船收费,商船三井的全球航线都得受影响。 那商船三井的订单转给谁了?韩国。因为日本本土船厂已经十年没接过 LNG 船订单了,技术和产能都跟不上。韩国造船业虽然成本比中国高,但美国愿意给他们 “开绿灯”,比如在关税和港口费上给优惠,变相鼓励订单转移。 不过这里面也有猫腻 —— 美国这是在搞政治交换。最近日本制铁公司想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特朗普政府突然松口支持,条件就是日本得配合美国打压中国造船业,商船三井暂停订单就是其中一步。 但美国这招儿真能振兴自家造船业吗?难。美国造船成本是中国的 3 到 5 倍,而且劳动力短缺、技术落后,就算订单来了也未必能按时交付。就说 LNG 船,美国连一艘在运营的国产 LNG 船都没有,技术全靠进口,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更讽刺的是,美国港口自己都离不开中国制造的起重机。休斯顿港去年 7 月订了八台中国产的岸桥起重机,本来 2026 年就能用,结果美国突然要对这类设备加征 100% 关税,硬生生把成本从 1.12 亿美元涨到 3.024 亿美元,直接把港口的扩建计划打乱了。 对中国造船业来说,商船三井这一单暂停确实会影响短期订单,但长期看冲击有限。中国 LNG 船技术这几年突飞猛进,沪东中华、江南造船这些企业已经能造和韩国同水平的船,而且成本更低。 2024 年 11 月,江南造船交付了中国首艘 Mark Ⅲ Flex 薄膜式 LNG 船,各项指标都领先韩国同类船型。 今年 4 月,中国船舶集团还和卡塔尔签了 18 艘 27.1 万立方米 LNG 船的大单,总金额超过 400 亿,创下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纪录。这些订单都是长期合同,不会因为美国政策说变就变。 更关键的是,中国造船业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十年前造 LNG 船,国内配套厂商只有 20 多家,现在已经超过 130 家,从钢材到核心设备都能自主生产。就算部分订单流向韩国,中国在成本和效率上的优势依然存在。比如沪东中华造一艘 17.4 万立方米 LNG 船的周期已经压缩到 18 个月,比韩国还快。 美国这波操作其实是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世界航运理事会算过一笔账,美国港口费每年会让全球航运业多掏 200 亿美元,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美国消费者头上,推高物价和通胀。 美国农业出口商也叫苦不迭,因为他们的农产品主要靠中国造的散货船运输,港口费一加,出口成本暴涨,竞争力大打折扣。就连美国本土港口都反对,因为费用太高会导致船只绕开美国港口,影响货运量和就业。 说白了,美国想通过行政手段打压中国造船业,结果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尴尬的境地。商船三井这种企业为了短期利益转向韩国,但长期来看,中国造船业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势是挡不住的。 就像当年日本半导体产业被美国打压,最后反而成就了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崛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美国这招儿,可能又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0 阅读:86
遥遥谈趣

遥遥谈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