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搞懂了,中方公开收拾反华国家,为什么多次拿澳大利亚“杀鸡儆猴” 要搞懂为啥中国总拿澳大利亚“杀鸡儆猴”,先得看看澳大利亚干了啥让中国不爽的事儿。最出名的就是2018年那次,澳大利亚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第一个跳出来禁止华为参与5G网络建设。 这事儿可不小,当时华为在全球5G技术上领先,澳大利亚这一禁,明显是“歧视性做法”。除了华为这事儿,澳大利亚还在别的方面跟中国对着干。 比如南海问题,2023年它跟菲律宾搞联合巡逻,摆出一副要跟美国一起“围堵”中国的架势。 还有贸易上,澳大利亚老跟着美国跑,搞什么“印太战略”,处处针对中国。 但光说澳大利亚反华还不够,为啥中国偏偏挑它下手?这就得看澳大利亚的“特殊身份”了。它是美国的铁杆盟友,又在亚太地区有不小的影响力,但经济上特别依赖中国——2017-18财年,中澳贸易额占澳大利亚总贸易的24.4%,中国是它最大的出口市场。 这种关系让澳大利亚既有点分量,又不至于太难收拾,简直是“杀鸡儆猴”的完美对象。 中国对澳大利亚可不是光嘴上说说,真动手的时候那是毫不含糊。2020年,中国突然暂停进口澳大利亚煤炭,这一下就把澳大利亚经济打疼了。 要知道,煤炭是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的大头,这一停,澳大利亚不少矿区直接傻眼。后来又有限制葡萄酒、大麦、牛肉等商品进口,甚至连贸易谈判都暂停了。这些招数看着挺狠,但其实都捏着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 为啥用这些招?因为中国很清楚,澳大利亚经济离不开中国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买了澳大利亚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商品,影响力不是一般的大。 通过这些贸易限制,中国不光是给澳大利亚点颜色看看,也是警告其他国家:跟我对着干,经济上你就得掂量掂量。 当然中国也不是一味硬来。外交上,王毅作为外长也一直在跟澳大利亚打交道。2018年他跟澳大利亚外长会面,强调合作得建立在相互尊重上。2024年他还跑去澳大利亚访问,推动关系缓和。 中国收拾澳大利亚,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杀鸡儆猴”,那这招到底灵不灵呢?得从两方面说。 先说效果。澳大利亚挨了收拾之后,确实有点服软。2024年中国取消了一些贸易限制,李强还去澳大利亚签了合作协议,双边关系缓和了不少。 这说明澳大利亚意识到,跟中国硬碰硬没啥好果子吃,经济上太吃亏了。其他国家看着澳大利亚的遭遇,可能也会掂量一下。比如加拿大,之前因为孟晚舟事件跟中国闹得挺僵,后来也没再瞎折腾。 从收拾澳大利亚这事儿,还能看出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大转变。以前中国老讲“韬光养晦”,低调做人,现在不一样了,敢硬刚了。这背后是国力涨了,底气足了。 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贸易市场上谁都得给几分面子。收拾澳大利亚,既是维护自身利益,也是对外立威,告诉世界:别惹我,惹了我没你好果子吃。 王毅在这过程中挺关键。作为外交部长,他不光得硬,还得会平衡。收拾澳大利亚的同时,他也在2024年访澳时抛橄榄枝,说明中国不是要跟谁死磕到底,而是要让对方服气,守规矩。这也反映了中国外交的一个特点:既有狼性,也有点弹性。 2025年了,中澳关系算是有点缓和,但未来咋样还真不好说。澳大利亚那边要搞选举,新政府上台可能又变脸。 美国那边特朗普又回来了,贸易政策一变,澳大利亚可能又得跟着调整。中澳之间经济上离不开,安全上又不对付,这种纠缠估计还得持续。
英国媒体和澳大利亚精英讨论中国,女主持人问:“你凭什么说中国没有威胁?”澳大利亚
【28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