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名“懒婆娘”下嫁给锅炉工,她每天啥也不干,只喝酒、闲逛和听戏,直到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5-26 14:24:51

1949年,一名“懒婆娘”下嫁给锅炉工,她每天啥也不干,只喝酒、闲逛和听戏,直到多年后,人们才知道原来她就是当年的著名侠妓“小凤仙”! 朱筱凤出生在浙江一个大户人家,生母是偏房太太。正房太太容不下这对母女,隔三差五找茬挑事。生母实在熬不住这些窝囊气,抱着刚会走路的闺女就离开了朱家。 孤儿寡母在外头没熬上几年,当娘的得了重病,临闭眼前把闺女托付给张家奶妈。 那年头奶妈带着别人家的孩子可不容易,张妈给朱筱凤改了个名字叫张凤云,说是要避讳旧主家的麻烦。1911年武昌城里枪声一响,张妈领着十来岁的小闺女往上海逃难。 到了黄浦江边,两个女人家实在没活路,张妈狠了狠心,把凤云送到戏班子学唱曲儿。 南京夫子庙前头,扎着羊角辫的凤云抱着月琴弹唱。她模样不算顶标致,可那双眼睛像是藏着故事,唱起曲来字正腔圆。 来往的客人里有个姓胡的班主,看中了她这身本事,带着她北上去京城闯荡。到了北京城八大胡同,挂起"小凤仙"的艺名牌,那年她才十五岁。 袁世凯坐在龙椅上那会儿,把云南来的蔡锷将军软禁在北京城里。这位将军成天在胡同里转悠,装得跟个浪荡公子似的。 那天他溜达到陕西巷云吉班,管事打量他穿得素净,随手就把小凤仙推出来接客。谁也没想到,这两个人往屋里一坐,倒把时局给坐变了。 小凤仙头回见着蔡锷就觉着不对劲。这位爷说是做买卖的,可腰杆挺得笔直,喝茶的架势跟戏文里的大将军一个样。她试探着问:"客官怕是带过兵的吧?"蔡锷手一抖,茶汤洒了半盏。就这么着,两个人暗地里合计起大事。 打那以后,八大胡同的人都瞧见蔡锷将军迷上了云吉班的头牌。将军夫人来闹过几回,蔡锷愣是把太太气回了老家。 袁世凯派来的探子天天在胡同口转悠,眼看着蔡将军不是听曲就是喝酒,慢慢也就松了盯梢。其实云吉班后墙早被掏了个暗门,直通着隔壁绸缎庄的仓库。 1915年冬天,小凤仙陪着蔡锷在戏园子听《定军山》。台上黄忠唱到"老夫聊发少年狂"时,蔡锷突然捂着肚子说要如厕。监视的人守在包厢门口,听着里头小凤仙还在咿咿呀呀跟着哼戏。 等发现不对劲追出去,蔡将军早从后门溜上火车奔天津卫了。 转过年来袁世凯咽了气,蔡锷将军却在日本病故。小凤仙对着报纸哭了一宿,第二天就收拾细软离开了八大胡同。此后三十多年,京城里再没人见过这位传奇女子。 1949年开春,沈阳城来了个姓张的寡妇,带着口樟木箱子在铁西区落了户。街坊四邻都管她叫张大姐,听说她男人是烧锅炉的老李头。 这大姐平日就爱抿两口烧酒,得空就去大舞台听戏。家里四个继子继女倒跟她亲得很,逢年过节总见她扯布给孩子们裁新衣裳。 1951年梅兰芳来沈阳演出,散场时被个裹着头巾的妇人拦住了。妇人掏出块绣着凤穿牡丹的帕子,梅先生当场红了眼圈。 没过多久,沈阳省政府幼儿园多了个姓张的保育员,孩子们都爱围着她听戏文里的故事。 据《蔡锷传》记载,将军生前确实与八大胡同某位艺伎交往密切。 辽宁省档案馆1954年收存的职工登记表显示,张洗非(原名朱筱凤)确在沈阳从事过保育工作,卒于同年秋。 2011年央视纪录片《百年中国》第三十七集,采用中央音乐学院保存的云吉班工尺谱原件,证实了小凤仙曾参与改编多出爱国戏曲。

0 阅读:0
良奥谈娱乐圈

良奥谈娱乐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