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国不造新能源汽车?长城老总魏建军一句话捅破窗户纸:他们不是没有技术,而是

云舟史策说 2025-05-26 16:09:12

为什么外国不造新能源汽车?长城老总魏建军一句话捅破窗户纸:他们不是没有技术,而是没有这个战略!   很多人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中国这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得风生水起,而国外一些传统汽车强国反而显得动作迟缓,难道他们真的没有能力赶上电动车的潮流吗?   其实国外一些老牌汽车制造企业,比如德国的奔驰、宝马,美国的通用、福特,日本的丰田、本田等等,早在二十年前甚至更早就开始研究电动汽车相关技术。   他们在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方面都有相当深厚的积累,并不是说他们不会造,而是他们出于种种现实考量,并没有把电动车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这就像是手里有了一把好牌,却一直没有打出来,原因无非是他们认为现阶段打不打这张牌对自己并没有太大好处。 首先,他们不想轻易放弃自己已经非常成熟的燃油车产业链,毕竟他们在传统的燃油车行业已经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并且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如果突然全部转向电动车,这棵大树就等于被连根拔起,现有的供应商体系、售后服务模式、维修体系等等都要重建,这将是一场非常痛苦且代价高昂的“自我革命”。   其次,很多外国企业特别是欧美的汽车巨头,还有很深的利益捆绑,比如他们和本国的石油公司、汽修企业、零部件供应商甚至金融保险机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旦全面转型电动车,会直接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影响的是方方面面的大玩家。   而且,国外一些政府的态度其实也很微妙,虽然有些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也提出了一些支持政策,但整体力度远远不如中国。   反观中国这边,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能够迅速崛起,原因就显得更直接了。一方面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从中央到地方都给予了非常多的补贴、减税、购车优惠等实际支持,鼓励消费者买电动车,也让企业有信心去投入研发。   另一方面是国内汽车工业起步相对较晚,在燃油车时代本来就落后于西方,所以转向电动车反而成了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不用再死守那些已经落后或无法竞争的燃油车技术,干脆直接投入到电动车这个新赛道上。   这也是为什么像比亚迪、蔚来、小鹏这些中国车企,能够在短时间内成长为全球电动车领域的重要力量,他们没有太多历史包袱,敢拼、敢试,而且研发速度非常快,技术更新迭代也更激进。 所以说,并不是外国车企造不出电动车,而是他们处在一个非常复杂的局面中,不敢轻易迈出那一步。 未来的汽车行业一定会走向电动化、智能化,这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谁能先迈出关键的一步,谁就有可能掌握新的话语权,至于那些还在观望的外国车企,或许再不行动,就真的要被时代甩在后头了。

0 阅读:100

评论列表

阿弥陀

阿弥陀

2
2025-05-26 22:42

主要是南方天气适合电车,人也有点钱,更容易消费,国家电网又发达,几年就把广东日系油车打残了。只有自家有固定车位,优先考虑电车

云舟史策说

云舟史策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