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老人每月交100多块电话费,女婿发现交的钱有点多,一查却吓一跳,岳父名

喻宁侃社会 2025-05-27 11:09:18

山东淄博,老人每月交100多块电话费,女婿发现交的钱有点多,一查却吓一跳,岳父名下的主卡,被一陌女子用了2年多,而岳父用的是副卡,女婿去营业厅问,工作人员说:卡太多,弄混了,可能把主卡给别人了,不过100多话费,都是老人自己消费的。女婿担心主卡被拿去网上办理其他业务,要求对方出个证明,结局意想不到。   “爸,你这话费怎么比我还高?”山东淄博的赵先生(化名)盯着手机账单,手指悬在缴费页面上,疑惑的说道。   岳父一个月100多块的话费,比自己这个天天刷短视频的“网瘾中年”还多一倍,这到底是为什么?   赵先生的岳父2023年办理了携号转网业务,选择了59元套餐,包含20G流量和700分钟通话,主卡带两张副卡。   但老人只记得工作人员给了一张卡,压根不知道自己名下还有两张卡。最近三个月,话费突然飙升,每次充值的钱都像掉进了“黑洞”,很快就被吸干。   赵先生通过运营商APP查询发现,岳父使用的副卡每月流量和通话均未超出套餐,但主卡的消费记录却显示有陌生号码频繁使用流量。更令人震惊的是,主卡登记的机主信息正是岳父,可实际使用者却是一名陌生女子。   当赵先生拨通主卡号码,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这卡我用了两三年啊,一直都是我的名字。”女子的话让赵先生脊背发凉——明明是岳父的实名卡,怎么成了别人的“私有财产”?   带着记者来到营业厅,工作人员的解释让人瞠目结舌:“当时老人携号转网办了三个卡,卡板堆在桌上,后来有个女客户来办业务,可能忙中出错把主卡给她了。”   更离谱的是,女子竟将主卡当作副卡使用,两年间仅接电话、用了几M流量,而营业厅和女子对此均毫不知情。   既然主卡几乎未产生费用,为何岳父的话费居高不下?经核查,问题出在副卡上。老人误将副卡设置为流量主卡,加上对智能手机使用不熟悉,频繁刷短视频导致流量超额。   由于主副卡共享套餐,超额费用全部从主卡账户扣除,而主卡余额又被营业厅默认优先抵扣,形成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   赵先生的担忧远超经济损失:“万一有人用这张卡注册网贷、绑定APP,老人岂不成了‘背锅侠’?”   根据《民法典》第1165条,营业厅因工作人员失误导致主卡错发,存在明显过错,需承担侵权责任。陌生女子虽未恶意使用,但擅自占用他人实名卡已构成不当得利。   在律师和警方介入下,营业厅最终出具了《主卡未实际使用证明》,并赔偿4000元。这一赔偿不仅是经济补偿,更是对运营商管理漏洞的警示。   此案暴露出三大隐患:携号转网的灰色地带:运营商对多卡业务管理混乱,未严格执行“一证五号”限制和人脸核验新规。   老年人数字鸿沟:老年人对套餐规则、流量使用缺乏了解,子女需定期查看账单。   实名制的执行漏洞:营业厅未落实“人证一致”核验,导致实名卡被冒用。   这件事在网上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说“运营商一句‘卡太多弄混了’太敷衍,实名制成了摆设,出问题就该担责!”;   还有网友说“老人根本搞不清套餐规则,子女真该多查查长辈话费,不然哪天背锅都不知道”;   还有的网友说“女婿较真维权太对了,主卡被冒用风险太大,这波必须要个说法”;   更有网友提醒“赶紧给家里老人查查名下电话卡,别让实名卡成了诈骗工具”……   这起看似荒诞的“主卡乌龙”,实则是一堂全民反诈公开课。在数字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正如赵先生在维权时所说:“我们不是要找麻烦,而是要找个明白。”唯有绷紧防范之弦,才能让科技便利真正服务于生活,而非成为风险的温床。  

0 阅读:2
喻宁侃社会

喻宁侃社会

不要在意不在意你的人。不要考虑不考虑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