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撕毁中国订单,事后拒赔361亿违约金,如今又上门求助了!这个国家很有意思,2

依秋聊趣 2025-05-27 11:28:08

主动撕毁中国订单,事后拒赔361亿违约金,如今又上门求助了!这个国家很有意思,20年前与中国的合作中,二话不说就撕毁订单,甚至还拒赔300多的亿的违约金,没想到现如今又找上门来求帮忙了,那我们会不会帮呢? 这事得从2016年说起。那时候,中国企业天骄航空跟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签了协议,打算收购人家56%的股份,还答应投2.5亿美元帮着搞技术升级。 按理说这应该是个双赢的事儿,毕竟,马达西奇在乌克兰那可是“国宝级”的企业,苏联时期就有“动力沙皇”的名号,造的发动机连咱们辽宁舰的蒸汽轮机都用过,妥妥的军工大腿。可当时,乌克兰正穷得叮当响,马达西奇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中国企业一出手,那简直是救星下凡啊。 谁能想到,这合作到2019年突然就变了味——美国一看,这马达西奇要是被中国买走,那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不得蹭蹭往上窜?这还了得!赶紧给乌克兰施压,又是威胁断了军事援助,又是画大饼说以后罩着乌克兰。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本来就是个“演员总统”,一看美国爸爸发话了,立马翻脸不认人,2021年直接签署命令,把马达西奇国有化了,还把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这操作,比川剧变脸还快,直接把中国企业的2.5亿美元投资和56%的股份全吞了。 中国企业也不是吃素的,直接把乌克兰告到海牙常设仲裁法院,索赔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0多亿)。这钱可不是小数目,乌克兰全年GDP也就1700多亿美元,相当于要赔掉全国2.6%的家当。 更逗的是,乌克兰一边赖账,一边还嘴硬,说这钱应该让美国出,理由是“美国不让卖的”。这逻辑,简直就是“我偷了你的钱,然后让指使我的人来还钱”,真是把不要脸三个字写在脑门上了。 按理说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可没想到,今年,乌克兰居然又腆着个大脸上门求助了。 为啥?谁不知道,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乌克兰被打得稀巴烂。领土丢了18%,人口减少了1000多万,经济萎缩得只剩战前的60%,外债高达1850亿美元,相当于全年GDP的106%。更惨的是,他们的“欧洲粮仓”也哑火了,农田荒废了30%,小麦产量暴跌37%。 美国虽然给了点援助,但那都是“高利贷”,比如今年4月签的矿产协议,美国拿走了乌克兰锂矿、煤炭等资源的控制权,说是“合作开发”,其实就是变相殖民。 换句话说,乌克兰现在就像个被掏空的钱包,只能到处磕头借钱。 那中国会不会帮呢?这事得分两头看。 一方面,中国是个讲信用的国家,你乌克兰撕毁合同、拒赔361亿违约金,这事儿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要是轻易原谅,以后谁还敢跟中国做生意?而且,马达西奇的技术对中国航空工业太重要了,当年收购要是成了,中国战机的“心脏病”说不定早治好了。现在乌克兰把事情做绝了,中国肯定得讨个说法。 另一方面,中国也不是睚眦必报的国家,乌克兰现在确实惨,要是能拿出点诚意来,比如解决违约金问题、开放其他合作领域,中国也不是不能拉一把。毕竟,中国在乌克兰还有不少投资,比如华为、小米在乌克兰手机市场占了半壁江山,中国电建、金风科技在乌克兰还有风电项目,总不能看着这些项目打水漂吧。 不过不管怎么考虑,乌克兰这次求助,估计得大出血。中国可不是冤大头,当年你撕毁合同的时候有多狠,现在就得有多诚恳。说不定中国会提出“以资源抵债”,比如用马达西奇的技术专利、矿产资源来抵扣违约金,或者让乌克兰在“一带一路”项目上让步。 但要是乌克兰还像以前一样耍无赖,那对不起,中国有的是办法让你难受,比如限制进口乌克兰农产品、减少对乌投资,甚至在国际场合给你穿小鞋。 说白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是利益交换。乌克兰当年为了讨好美国,把中国得罪了,现在自己倒霉了又想回来蹭饭,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中国虽然不搞霸权主义,但也绝不吃哑巴亏。乌克兰要是真想让中国帮忙,先把违约金的事儿解决了,再拿出点实实在在的好处,否则,门都没有!你说这乌克兰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0 阅读:2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