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日军进攻桂林暴行杀戮,巨赞法师举起屠刀,手刃了130多个日本鬼子,他杀红了眼,怒吼道: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巨赞法师,原名潘楚桐,1908年出生在江苏江阴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小时候,他就是村里出了名的聪明伶俐,19岁那年考进上海大夏大学,成绩优异,眼看着前途一片光明。那年头,国家正风雨飘摇,他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进步思想,心里那股爱国热情被点燃了。大学还没读完,他就回老家当了金童小学校长,表面上是教书育人,背地里却干起了革命的事儿,偷偷加入了共产党,搞宣传、拉队伍,忙得不亦乐乎。 可好景不长,1930年,他因为组织教师罢课得罪了国民党,当局下了通缉令,他只能连夜逃跑。一路颠沛流离,最后躲进了杭州灵隐寺。到了那儿,他被佛法的深邃吸引,干脆剃了头,起了法名“巨赞”,从此当了和尚。在灵隐寺那几年,他跟着太虚大师学佛,钻研唯识、天台这些大乘经典,学问扎实得让人佩服。但他不是那种只顾自己清修的人,脑子里装的,不光有佛经,还有国家大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巨赞法师坐不住了。他觉得,国难当头,佛教徒也不能光念经,得干点实在的。他跑去福建、广东这些地方,召集了一帮和尚、居士,成立了“佛教抗战协会”,到处募捐物资、宣传抗日。那时候,寺庙里不光有钟声,还多了几分热血味儿。他四处奔走,嗓子喊哑了也不停,硬是把宗教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支援前线打鬼子。 到了1944年,战火烧到广西,日军大举进攻桂林,满城都是哭声和硝烟。巨赞法师听说后,立马赶了过去,来到一个被日军盯上的小村庄。村里老少都慌了神,他却镇定得很,招呼大家伙儿一起干:连夜挖陷阱、磨刀枪,还用些土办法做了简易武器。他一个和尚,带头领着村民准备迎敌,那股劲头,连年轻小伙子都服气。等到日军进了村,掉进陷阱乱了阵脚,巨赞法师抄起屠刀就冲了上去,带着村民左砍右杀,硬是干掉了130多个鬼子。那一仗打得痛快,日军吓得魂飞魄散。 仗打完,有人跑来问他:“大师,你是出家人,怎么能开杀戒?”他眼都没眨,回得干脆:“日本鬼子没人性,杀他们是救更多人。我这是在护生,不是害命。”这话说得硬气,连周恩来都知道了,夸他“上马杀贼,下马礼佛”,意思是这和尚能文能武,真不简单。巨赞法师自己呢,打完仗也没多说啥,擦干净刀上的血,又回寺里念他的经去了。 抗战胜利后,他回到灵隐寺,日子平静了不少。那几年,他潜心研究佛法,把之前战场上的事儿放下来,专心钻研经典。1949年,新中国要成立了,他作为佛教界的代表,被请去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那天,他还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是开国大典里唯一一个和尚。这事儿传出去,大家都觉得稀奇,一个杀过鬼子的和尚,居然还能站在那儿见证历史。 晚年,巨赞法师也没闲着。他在北京忙着佛教教育的事儿,琢磨怎么让佛法跟得上时代。他推动成立了中国佛教协会,还提了不少改革想法,想让佛教多为老百姓做点实事。1984年,他在北京市里去世,76岁,一辈子没白活。回想他这人生,前半截在战场上杀敌,后半截在寺庙里修行,爱国和信仰在他身上拧成了一股绳,挺让人感慨的。 他一个和尚,能放下清规戒律,拿起刀枪护乡亲,这得有多大的心胸啊。他后来解释杀生的时候,说“斩业非斩人”,意思是他在断恶业,不是图个人恩怨。这辈子,他没把自己框在和尚的身份里,而是活出了更大的格局。
1941年,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
【5评论】【19点赞】
实话实说
难得的好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