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全球宣讲刚到高潮,班公湖传来一个噩耗,印媒:中方不按常理出牌 最近印度挺忙活,派了7支宣讲团去日韩、东南亚和中东,到处宣传所谓的“军事大胜”,核心内容就俩:一是把巴基斯坦说成“恐怖主义国家”,二是强调印度“朱纱行动”合理合法。 表面看是想在国际上营造舆论优势,实际更多是国内政治需要——转移民众对国内基建拉胯、失业率高企等问题的注意力,巩固自身政治形象。 比如在日本的宣讲会,折腾半天才拉来几十人,大多是在日印度劳工,现场氛围冷清,但印度媒体回头就吹成“国际社会高度认可”。 这种自欺欺人的操作,说白了就是给国内老百姓看,营造“印度在国际上很有面子”的假象,掩盖边境冲突中的实际被动和国内治理的短板。 这边印度吹得热闹,中国一个低调动作直接让其破防,阿里地区日土县办了首届环班公湖自驾边疆行,16辆越野车走新建的班公湖大桥和南岸公路,绕湖大半个圈。 这事看似旅游,实则是有力的主权宣示——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宣称“班公湖全属印度”,甚至在地图上私自划界,而中国通过自驾行这种柔性方式,明明白白展示对湖东区域的实际控制。 印媒一下就急眼了,称这是“前所未有的主权宣示”,还酸溜溜指责中国“用旅游搞渗透”。 但他们忘了,去年印度自己搞“战地旅游”,把班公湖列为“边境关键节点”,咋不说自己“宣示主权”?这种双重标准,暴露了其心虚和尴尬。 更深层的是,班公湖大桥和南岸公路戳中了印度的军事痛点,2020年边境对峙时,印度因地理限制,班公湖南北两岸部队分点固守,后勤靠骡子拉,冬季物资难以为继。 而中国大桥通车后,实现南北岸机械化机动,兵力调度效率大幅提升,防御兵力减少且机动性增强。 印媒多次承认,中国“基建强边”战略改变了边境军力格局,反观印度,至今仍需在湖边堆沙袋、搭帐篷,基建能力差距一目了然。 网友对印度的操作看得很透:所谓宣讲团,本质是面向海外劳工和移民的“内部安抚”。 有在中东的印度劳工爆料,宣讲团一边吹嘘“印度要成超级大国”,一边劝他们“多寄钱回家支持卢比”,生怕海外劳工知晓国内真实状况后不再汇款。 这也反映出印度政府的惯用套路——国内出问题,就搞对外动静转移矛盾,莫迪上台多年,一直营造“自己从不犯错”的人设,出了事就甩锅给他人或客观因素。 从这件事能看出,印度的“国际宣讲”本质是底气不足的表现,真正的大国实力,不是靠嘴皮子吹出来的,而是基建、经济、民生等实实在在的硬功夫。 中国用一辆越野车、一座桥,就戳破了印度的谎言,相比之下,印度若真有本事,不如先解决国内厕所短缺、贫富差距悬殊、边境基建落后等问题,而不是靠虚假宣传撑面子。
印度全球宣讲刚到高潮,班公湖传来一个噩耗,印媒:中方不按常理出牌 最近印度挺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5-27 13:21:0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