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溥仪的户口本,长这样:当时大清灭亡之后,爱新觉罗家族大多都改成了“金”

猫猫背茹茹 2025-05-27 14:46:58

民国时期,溥仪的户口本,长这样:当时大清灭亡之后,爱新觉罗家族大多都改成了“金”姓,但溥仪这个户口上填的却还是爱新觉罗溥仪。"参考文献: 爱新觉罗·溥仪的名字印在户口本上这件事本身就有历史重量,这个曾经的皇帝在紫禁城金銮殿里盖玉玺的手,后来填过不少表格。 他的户口本如今躺在中国警察博物馆的玻璃柜里,那些钢笔填写的字迹记录着时代巨轮碾过的痕迹。 1959年冬天,北京城飘着细雪,西城区麻状元胡同的厂桥派出所来了个戴厚眼镜的中年人,身后跟着个穿棉布褂子的男人。 户籍民警吴静深接过盖着红章的《特赦通知书》,抬头看见"爱新觉罗·溥仪"几个字,钢笔尖在纸上洇出个墨点,五妹夫万嘉熙赶忙解释:"同志,我大哥刚放出来,得落个户。" 户口本上的地址栏填的是前井胡同6号,这处四合院住着溥仪五妹韫馨一家,紫禁城早成了故宫博物院,伪满皇宫也回不去,新中国的末代皇帝只能暂住亲戚家。 派出所档案里还能查到,当时溥仪的文化程度填的是"私塾",后来改成"初中",他在宫里读过四书五经,也跟英国老师学过几何代数,可这些算不算学历让办事员犯了难。 转过年开春,溥仪搬进中科院植物园宿舍,户口本上的服务处所写着"北京植物园",职业栏添了"不教劳动"的备注。 总理特意交代过,这位特殊员工的工作不算劳动改造,每天早晨溥仪跟着工友浇水施肥,有回给月季剪枝差点把花苞全薅了,老园丁急得直跺脚:"您这手法跟批奏折似的,得轻着点儿!" 1961年早春,全国政协大院里新添了七位文史专员,溥仪的户口从海淀区植物园迁到西城赵登禹路32号,职业变成"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 每月工资涨到200块,能买四十斤猪肉。他在北洋组整理史料,偶尔看到自己当年在天津张园写的日记,摸着发黄的纸页直摇头:"那时候净想着复辟,真糊涂。" 户口本上的婚姻状况始终是"离婚",李玉琴1956年和他断了关系,后来娶的护士李淑贤把户口落在东观音寺胡同。 搬家那天,溥仪把装着《我的前半生》手稿的铁皮箱塞进板车,转头看见胡同口卖糖葫芦的,掏钱买了两串非要塞给搬货的工人。 街坊都说这老头没架子,就是总记不住门牌号,有回倒垃圾走错院子,蹲在人家葡萄架底下研究藤蔓长势。 关于"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派出所的户籍档案里留着讨论记录,当时有干部建议改汉姓,溥仪摸着新领的户口本说:"老祖宗定的姓,还是留着吧。" 他五妹家孩子都改姓金,唯独他这个户主姓名栏里,墨笔字工工整整写着全名,有回街道开会,主任点名喊"老爱",满屋子人憋着笑,溥仪倒挺直腰板答应得响亮。 1963年换发新户口本,溥仪盯着"家庭出身"栏里的数字编码研究半天,民警解释58代表"土司",他摸着下巴嘀咕:"要这么说,我祖上在关外那会儿还真是管着八旗的。" 后来有历史学者考证,这个代码既符合他家族背景,又避开了敏感称谓,算是户籍管理上的智慧。 最后的户口迁移记录停在1965年9月7日,东观音寺甲22号的小院种着海棠树,溥仪去世前把户口本锁在樟木箱里,上面还沾着植物园带的泥点子。 现在去警察博物馆看展柜,能看见不同时期的户籍卡修改痕迹:生日从阴历正月十四改成阳历2月7日,文化程度从"私塾"划掉改"初中",服务单位从植物园变成政协,墨迹叠着印章,像年轮刻着时代变迁。 信息来源: [1] 吕永岩.溥仪传[M].2006 [2]爱新觉罗·溥仪.溥仪日记[M].2016.

0 阅读:21

评论列表

宇化贤

宇化贤

2025-05-28 09:14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由于满清持续篡改两百多年的历史,很多罪恶都被掩盖!这些还只是已确认过的真实事件,不信的请自己先查一下有没有这些事再说。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