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正妻名为李慧仙,出身于名门望族,父母对她的教育很注重,李慧仙自幼熟读诗书

史说畅谈呀 2025-05-27 15:27:21

梁启超的正妻名为李慧仙,出身于名门望族,父母对她的教育很注重,李慧仙自幼熟读诗书,擅长琴棋书画,是实至名归的大家闺秀,她的堂兄李端棻(读音fēn)官至礼部尚书。

良好的家世背景与俊俏的容貌,导致前来李慧仙家提亲的官家子弟,富家少爷络绎不绝,但是李慧仙都一一拒绝了。她选择了贫苦家庭的梁启超,周边的人都不看好这一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

梁启超的家庭条件与李慧仙的家庭可以说相差十分悬殊,他的爷爷与父亲只是普通的教书匠,家里的经济条件十分拮据。李慧仙嫁入梁家后,一改之前在娘家优哉游哉的富贵生活,她没有丝毫的嫌弃梁启超的家人,相反十分孝敬家里的长辈。

梁启超忙于事业,没有多余的时间留在家里照顾一家老小,所以家里的大小事务都是妻子李慧仙一手操办的,她完全没有富家小姐的姿态。虽然梁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但她还是把这个小家打理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

梁启超的父亲觉得儿子能够娶到李慧仙是攀了李家的高枝,加上李慧仙的贤惠孝顺,梁家人都很喜欢这个漂亮能干的儿媳。因此,梁父对待儿媳疼惜爱护得不得了,把她当成亲生女儿般爱护。

1898年维新运动失败,慈禧进行了一系列秋后算账的措施,她把光绪皇帝囚禁起来,命令士兵四处抓捕维新党派人员。

梁启超携带妻子李慧仙潜逃到日本,1899年年底,梁启超受康有为指派到美国檀香山办理保皇事宜。而妻子李慧仙不便跟随丈夫前往美国,两人开始了分隔两地的生活。

檀香山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要跟洋人沟通不懂英文是不行的,而梁启超一句英文也不懂,一次机缘巧合,宴会上梁启超与当地华侨商人的女儿何惠珍结识。

何惠珍此时芳龄二十,精通英文,口语更是没得说。她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女子,对国事政策颇有见地,有胆有识喜欢畅谈国家大事,简直是“巾帼不让须眉”。

梁启超在檀香山的第一次演讲,就是何惠珍翻译的,而那次演讲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二天的报纸,刊登了梁启超激情慷慨地演说,准确无误地翻译与解说,使得梁启超的名声大噪,大大增加了他的影响力。

何惠珍自幼在西方长大,受到西方文明民主的自由思想熏陶,性格不同于一般的小脚女子,她热情大方,勇于追求自己的所想所爱。

与梁启超的日渐相处中,何惠珍爱上了才华横溢的梁启超,她主动向梁启超表明了心意,表示要与梁启超成婚。

而梁启超从来没有感受过如此直白热烈的感情,实在是与东方女子太为不同了,强烈的文化反差使得梁启超觉得何惠珍惊为天人。

虽然自己有婚约在身,他还是动摇了,接受了何惠珍的爱意,于是动手写信给远在日本的妻子李慧仙,表达了想要休妻的想法。

李慧仙好不容易才收到丈夫寄来的信件,打开一看,信中的内容简直如五雷轰顶般眩晕,梁启超居然要和她离婚,与别的女子成婚,自己为他守候在家里、日夜思念的结果就是“被分手”!

虽然,婚后李慧仙都没有为梁启超诞下一儿半女,但是这不应该成为丈夫出轨的理由。

李慧仙终究是受过教育的女子,情绪恢复后,她动笔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她没有责备丈夫,只是说如果梁启超非何惠珍不娶的话,那么就将此事交给家中长辈梁父来定夺。

梁启超接到妻子的来信,虽然信中没有任何责备谩骂的言语,但是回想起老父亲对发妻的疼爱,李慧仙在家中辛苦操持家务的画面,梁启超心里不由得颤动。他知道父亲肯定是不会同意的,妻子多年的付出老父亲知道得一清二楚。

梁启超最终还是回绝了何惠珍的求婚,把精力投入工作中。可怜,何惠珍这个痴心的女子,她遭到拒绝后痛不欲生,不再相信爱情,终其一生都没有婚嫁。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