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驻马店,男子帮大爷收割完3亩麦地,大爷给他递来100多元的收割费,他却连连摆手不要,他说,大爷腿残疾,儿子是聋哑人,女儿一只眼睛又看不见,妻子也离世了,都这么困难了,怎么还能忍心收他的钱。
5月21日,据帮女郎在行动报道,孟先生和兄弟三人开着三台收割机,又出发了,他们要抢收麦子,他们也要在这个麦子收割季,争分夺秒赚钱,补贴家用。
但有一些钱他们不挣,不但不挣,他们还要免费给别人干活,孟先生说,遇到老弱病残的农户,或者是无儿无女的农户,他们都会免费帮忙收割麦子。
一开始的时候,孟先生看到这位大叔走路不方便,就知道大叔挺困难的,当时他帮忙收割就已经想好了,他不想收这个大叔的钱,反正也只是三亩多地,能帮一把是一把。
后来他还听村民说,这个大叔不单单是自己残疾,家境更是让人感到心酸。
原来这个大叔的妻子已经离世了,本来妻子也是残疾人,他们生的一对儿女,儿子耳朵能听见,但是不会说话,是个聋哑人,女儿有一只眼睛看不见,他们的生活来源,就靠地里那几亩麦子。
孟先生一边帮大叔收割麦子,一边想象着大叔的生活不易。
一个老汉,要养一对儿女,如果是正常的儿女,还能帮他一把,但自己的儿女又是那么特殊,需要人照顾,而他自己走路也一瘸一拐的,生活没有别的来源,就单靠这几亩的麦地,那生活真的是挺艰难的。
孟先生想到这位大叔生活如此艰难了,脸上却依然扬起乐观的微笑,他也挺佩服的。
很快,孟先生就将大叔的三亩麦地给收割完了,按照正常的收费,他需要收大叔100多元的收割费。
但他没有想过要大叔的收割费,他收割完麦子,将麦子倒出来之后,就想开着收割机走了。
可当他开车走的时候,大叔愣了一下,他赶紧喊着,钱还没有给呢,说完他就一瘸一拐地过来。
孟先生看着老人腿脚不方便的样子,心里实在是感到可怜,赶紧喊老人不要跑了,这钱他不收。
但大叔一直说不中,不中,他坚决要给收割费,孟先生也很坚持,让他赶紧回去,他就是不要收个费。
一个坚持要给,一个坚持不收,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孟先生就将车开远了,大叔也追不上了。
看着大叔离自己越来越远,孟先生却感到内心愉悦,做完好事,他总是感到舒畅。
孟先生说,他有这100块钱,和没有这100块钱,他的日子照样能过,但是大叔一家人都已经这么艰难了,实在不能收人家一分钱。
随后,孟先生更是说出了一件让大家都敬佩的事情。
孟先生说,其实他们三兄弟有三台车,他们有约定,只要碰到需要帮助的,他们都会免费帮助,他们看不得老弱病残的疾苦,更看不得无儿无女的老人,依然为生活艰苦奔波。
为此遇到老弱病残的农户,无儿无女的老人,他们都会免费帮忙收割麦子。
世界总有破破烂烂的地方,但总有人缝缝补补,孟先生和他的兄弟都是缝补之人。
看到孟先生和兄弟如此善良,大家都敬佩孟先生这样的人,他们感慨着,像孟先生这样的人,一定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人。
确实如此,孟先生无疑是将善良刻在骨子里,他深知老弱病的农户,还有无儿无女的老人,他们在土地上挥洒汗水,换取劳动的果实,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现在孟先生有能力帮这些人一把,孟先生就想着帮一把是一把,他深知大家生活的不易,所以他在缝缝补补。
孟先生无疑是个好人,其实只要有人找他收割麦子,他和农户都会构成合同关系,农户都有履行支付的义务。
《民法典》第509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不管农户的家庭情况如何,是否困难,如果孟先生没有说是免费的,那么他们就要交收割费。
现在孟先生明确表示不要这个收割费,那么大叔就可以不交。
其实这不是100多元的事情,这是温暖了大叔一家人的事情。
你对孟先生的善举有何看法呢?(来源:帮女郎在行动—202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