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我们使出的这一招,威力确实不小,日本企业已经暂停订购中国的液化天然气船了!

清风徐来楼 2025-05-27 17:19:44

美国对我们使出的这一招,威力确实不小,日本企业已经暂停订购中国的液化天然气船了!5月24日,根据《日经亚洲》报道,日媒称,鉴于美国宣布对中国制造的船只收取港口费,日本航运巨头、拥有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队的商船公司“商船三井”已经决定暂停向中国船厂订购新的LNG运输船。 美国这次对中国制造船只收港口费,确实给咱们造船业来了一记“闷棍”。就像《日经亚洲》说的,日本商船三井已经暂停向中国订LNG运输船了,这事儿表面看是针对中国造船业,背后却是一场全球产业链的博弈。 先说直接影响。商船三井手里有107艘LNG船,是全球最大的船队,他们暂停新订单,短期内肯定会让中国船厂的订单量受影响。毕竟LNG船建造周期长、利润高,一艘船造价动不动就上亿,订单减少对现金流和产能都是考验。 不过这事儿也得分两面看:一方面,日本企业确实被美国政策裹挟,不得不调整采购策略;另一方面,中国造船业的竞争力摆在那儿,像沪东中华这样的船厂,手里订单已经排到2028年了,全球市场份额超过20%,短期内的波动未必能动摇根基。 再看连锁反应。美国这招明摆着是想通过关税施压,逼着国际航运企业“选边站”。但从最近的市场反应看,效果可能没他们想的那么好。比如加拿大Seaspan、希腊Dynacom这些国际船东,最近反而扎堆到中国下单,一天之内就签了20艘集装箱船的订单。为啥?因为中国船厂的性价比、技术能力和交付稳定性,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泰国RCL甚至一口气订了17艘新船,其中4艘交给扬子江船业建造。这说明,只要咱们把质量和效率抓牢,市场自然会用脚投票。 说到反制,咱们手里的牌其实不少。首当其冲的就是稀土管制。美国军工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比想象中严重得多。每架F-35战斗机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要用4.1吨,而且这些材料80%以上都得从中国进口。更关键的是,美国自己没那个提纯技术,就算有矿石也得运到中国加工。咱们之前对镝、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结果欧洲氧化镝价格直接涨到850美元/公斤,美国军工企业叫苦不迭。这种“卡脖子”的威慑力,比单纯加关税管用得多。 另一张牌是波音飞机。美国对中国船只加税,咱们完全可以对波音飞机征收更高的过境费或降落费。要知道,波音在中国市场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2025年第一季度,他们商用飞机部门营收同比下降29%,股价跌了6.8%,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中国暂停接收130多架波音客机,转而去买空客和国产C919。要是再加上高额费用,波音的日子只会更难过。更有意思的是,波音737MAX超过70%的零部件都是中国供应商生产的,美国加税反而会推高他们自己的制造成本,这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实,美国这套“关税大棒”的套路,咱们早就看透了。从2018年贸易战到现在,每次他们施压,咱们都能找到反制的办法。就像稀土管制,表面看是限制出口,实际上是在重塑全球产业链话语权。再比如波音反制,咱们既能保护本土航空产业,又能倒逼美国企业重新考虑对华政策。这种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策略,恰恰体现了咱们应对贸易摩擦的智慧。 不过,咱们也得警惕美国的温水煮青蛙。他们这次针对中国船只的措施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收费,第二阶段是限制LNG运输,目的是逐步削弱中国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 咱们的应对也得有长期打算:一方面继续加强稀土、关键矿物等战略资源的管控,确保“卡脖子”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另一方面,加快推动造船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比如发展甲醇动力、LNG双燃料等新型船舶,巩固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说到底,美国的关税政策就像一场“阳谋”,表面上是打压,实际上是在检验咱们的产业链韧性和反制能力。从历史经验看,咱们从来不怕压力,反而能把压力转化为升级的动力。 就像当年稀土提炼技术被国外垄断,咱们咬牙突破,现在全球60%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咱们手里。这次造船业的挑战也是一样,只要咱们稳扎稳打,不仅能扛住冲击,还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美国继续加码关税,咱们除了稀土和波音,还有哪些反制手段可以用?或者,你觉得咱们的造船业该如何应对这种长期博弈?

0 阅读:27

猜你喜欢

清风徐来楼

清风徐来楼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