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赫鲁晓夫儿子被判枪决,他为救儿子竟两次向斯大林下跪,尊严尽失。
1943年,战火纷飞的苏联,克里姆林宫内却上演着更为惨烈的父子情仇。赫鲁晓夫,时任乌克兰最高领导人,为了他犯下严重错误的长子列昂尼德,放下身段,两次向斯大林卑微恳求。列昂尼德因醉酒误杀战友,被军事法庭判处极刑。赫鲁晓夫绝望之下,泪流满面,叩首哀求,然而斯大林铁石心肠,不为所动。
列昂尼德的劣迹在军队早已不是秘密,从基辅的街头冲突到屡教不改的酗酒滋事,赫鲁晓夫凭借权力一次次摆平,为儿子遮掩罪行。但这回,血淋淋的事实无法掩盖。斯大林最后勉强应允“戴罪立功”,将列昂尼德投入严酷的北方前线战场,企图让他以战功赎罪。赫鲁晓夫暗中操作,让列昂尼德进入王牌空军部队,试图借此洗刷污点。
命运的玩笑异常残酷。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列昂尼德的飞机被击落,坠毁在敌军阵地。更令人震惊的是,莫斯科收到了列昂尼德手持反苏标语的宣传照,他成了纳粹的宣传工具。斯大林勃然大怒,特种部队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敌后,将列昂尼德带回。军事法庭的最终判决,彻底粉碎了赫鲁晓夫最后的希望。据说,处决前夜,赫鲁晓夫孤身一人,蜷缩在地板上,痛苦万分。
十年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发表了震惊世界的秘密报告——《论个人迷信及其后果》。这份报告如同核弹般,炸碎了斯大林的神话,他逐条揭露了大清洗的黑暗内幕,将斯大林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会场鸦雀无声,只有钢笔落地的声音格外清晰。东欧动荡,中国共产党震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裂痕,这一切的后果,赫鲁晓夫早已预料,但他依然义无反顾。
解密文件显示,赫鲁晓夫的报复行动远不止于此。参与审判列昂尼德的贝利亚被以间谍罪处死,马林科夫等要员被流放,甚至斯大林的遗体也被移出列宁墓。红场上,斯大林的雕像轰然倒塌的那一刻,赫鲁晓夫在日记中写道:“那个夺走我儿子的恶魔,终于消失了”。
历史的讽刺意味总是浓厚。赫鲁晓夫一面推翻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一面又将玉米种植运动、太空竞赛等变成了新的个人宣传。直到1964年被迫下台,他仍然坚持为列昂尼德追授卫国战争勋章,企图以此抹去儿子叛国罪名带来的污点。
参考资料:被国人误读45年的真实赫鲁晓夫,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