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传》:面具人是户部尚书赵秉文?八公子是赵秉文女儿?
师父高明带藏海回了一趟早已面目全非的蒯家旧宅后,藏海便收起情窦初开的心思,不想把香暗荼拖进这烂摊子,下定决心专心复仇。
在钦天监整理褚怀明遗物时,藏海发现了两枚贞祐通宝,据手下说,永荣王爷酷爱收藏古币,这应该是褚怀明想攀附他要送的礼。可惜整套古币共三枚,缺了一枚折三钱。
藏海猜测永荣是蒯家灭门惨案的第三个凶手,于是想利用这套古币去参加永荣王爷三年才举办一次的夜宴,那时,前来进京述职的各地官员都会聚集在那里。这是个调查取证的好机会。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本来高明师父差一步就能弄到那枚折三钱,万万没想到却被香暗荼捷足先登。
藏海无计可施,为表明诚意拿着全部家当:房契和地契,去跟香暗荼交换。
香暗荼明明已经对他动了感情,却总是欲擒故纵拿捏他,每次都想法设法让藏海欠她的人情,这样以后才能常见面。
这次也不例外,她一番刁难后还是把折三钱给了他。
藏海拿着整套贞祐通宝去了永荣王府,顺利过关。
在夜宴上,众臣和永荣聊起在钦天监监正这个位置当官的人一般都没有好下场,建议藏海换个地方。
钦天监的话头已起,藏海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诱导永荣把蒯家灭门的旧事重提,从而得到了一个重要线索:
10面前蒯家被灭门后,当时还是户部员外郎的赵大人,也就是现在的户部尚书赵秉文,向皇上上书严惩了所有匪徒。(当然,这是平津侯说的蒯家是遭遇抢劫被害)。
赵秉文的出现,让人联想到他与蒯铎的关系。
当年小藏海被面具人救走时,在船上,他对小藏海说过几句话:他说蒯铎在回京之前就与他有书信约定,让他去接应蒯家人离开京城。
由此推断,面具人和蒯铎不但相识而且关系非同一般,不然不会把这么重大的事情托付给他。两人同在朝廷为官,而且都是清流一派,志同道合。
而赵秉文当时因公务缠身来晚了一步,蒯家被平津侯灭门,他只救出了藏海一人。 藏海勤学苦练蛰伏十年,而赵秉文也在官场打拼成了现在的户部尚书。
他在朝为官多年,对朝堂格局和帮派势力洞察得很清楚。培养藏海,不仅是为了报其家仇慰藉蒯铎,也是他想肃清奸佞的筹谋。
当太后驾崩,皇上让平津侯处理棘手的下葬一事时,赵秉文看出这是让藏海潜入侯府的最佳时机,于是让他出师,先去京城的枕楼。
而说到枕楼,又暗藏了很多线索。 老板是香暗荼,她的知己八公子,是个喜欢女扮男装说书的神秘人物。
10面前,冬夏郡主香暗荼在平津侯大败冬夏国后作为质子被送到大雍国。不久,她在宫中偶遇八公子,两人成了好朋友。
藏海来到枕楼就遇到了香暗荼,有些观众误会以为跟他接头的人就是香暗荼,其实不然。
他们一起到楼下听八公子说书,偏偏那天说的内容全都是当下时事,包括皇室在太后下葬一事上的分歧和君臣矛盾等。
这些也许都是赵秉文事先安排好的,就是为了让藏海马上了解当今局势。
而这样的安排又让人联想到赵秉文和八公子的关系。八公子真名叫赵桐儿,跟赵秉文一个姓,两人可能是父女。
她小时候就能溜进宫里玩耍,说明她的父亲是朝中大臣。赵秉文既然为藏海复仇严密的安排好了每一步,自然选的都是最亲信的人,八公子如果是他的女儿,那更会助他一臂之力,这能说得过去。
而八公子和香暗荼之间也并非闺蜜那么简单,其中也许都是赵秉文事先谋划好的。
《藏海传》这剧真是很费脑子,每句台词都可能暗藏玄机,每一帧都要仔细的看。
面具人的身形和说话语气也与赵秉文很契合,还有一个细节就是藏海的母亲赵上弦跟赵秉文是同姓,不知道是不是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