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弹竟然严重虚标?据巴铁国际时报报道,中国卖给巴铁的PL15E,说明书明明写的是射程145公里,可在印巴冲突中,竟然还能射中180公里的目标,严格的话不对版,严重“虚标”! 按咱们平时买东西的经验,虚标那都是往高了吹,可中国军工这次倒好,直接反向操作,把导弹性能往低调了标,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先得弄明白,军工产品的“虚标”和咱们买手机、家电的虚标压根不是一回事。就像你买个充电宝,商家敢标20000毫安实际只有10000,那叫坑人。 但导弹不一样,战场上的变量太多了:天气、电磁干扰、敌机的机动规避,甚至发射时战机的高度、速度都会影响射程。中国军工把PL-15E的射程标成145公里,其实是给实战留了个“安全垫”——就算条件再差,导弹也能稳稳达到这个距离,不会掉链子。这种保守标注,恰恰是对战场的敬畏,也是对用户负责的态度。 为啥PL-15E能超出标称射程呢?这里面藏着中国军工的黑科技。首先,它用了Loft高抛弹道技术,简单说就是让导弹先爬升到高空再俯冲攻击,就像扔石头时抛物线扔得更远一样。加上双脉冲发动机,导弹在飞行末段还能二次点火加速,保持高速机动,就算敌机想躲也来不及。就像你开车,普通车一脚油门到顶就没劲了,可PL-15E是混动跑车,中途还能再充一次电,后劲十足。 再看看印度那边的“阿斯特拉”MK2导弹,研发了三十多年,到现在射程才160公里,还得2027年才能服役。而且印度连导弹的关键部件都造不出来,导引头得用俄罗斯的,发动机材料也得进口。 更逗的是,印度捡到PL-15E的残骸后,研究半天得出个结论:这导弹不如印度自产的先进。可转头美日法这些国家就偷偷上门求合作,想研究残骸。结果发现,PL-15E的自毁装置早把关键部件炸没了,剩下的就是个空壳子,根本学不到真东西。 国际市场的反应最能说明问题。PL-15E在实战中击落了印度的“阵风”战机,这可是全球首例,直接让“阵风”的神话破了产。巴基斯坦一口气买了240枚,沙特、土耳其这些国家也排着队想买。反观印度,虽然嘴上硬,但自家导弹性能拉胯,只能接着买俄罗斯的R-37M导弹,射程还不如PL-15E。 其实,中国军工这种“反向虚标”,背后是几十年技术积累的自信。就像老师傅做家具,榫卯结构严丝合缝,根本不用靠花哨的油漆来撑场面。PL-15E的实际性能,就是中国军工实力的最好证明。这种实诚劲儿,比那些靠宣传吹上天的武器靠谱多了。 对此,您怎么看?
美军方表示,如果中国对台发动武统并划设禁航区,美方不得不击沉中方军舰。蔡正元表示
【4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