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司马昭想娶阮籍的女儿为媳,派人提亲。谁知,阮籍一连60天,喝得酩酊大醉

琴音入梦来 2025-05-28 02:48:52

三国时期,司马昭想娶阮籍的女儿为媳,派人提亲。谁知,阮籍一连60天,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提亲人扫兴而归,司马昭大骂阮籍是醉鬼。阮籍听后仰天大笑,却跑到郊外无人处大哭。 消息传到司马昭耳朵里,这位权倾朝野的枭雄气得摔了茶盏:“装疯卖傻的狂徒!”可阮籍不在乎。当街有人指着他脊梁骨骂“不识抬举”,他反而举起酒葫芦朝着太阳,眯着眼笑道:“这酒可比攀龙附凤的滋味美多了!”笑声惊飞了树梢的寒鸦,惹得路人纷纷避让。 可谁又知道,每到夜深人静,阮籍就会驾着牛车漫无目的地狂奔。车轮碾过荒野的碎石,扬起漫天尘土。他从不问前路何方,直到车轮陷入泥沼,或是老牛累得再也迈不动步子。这时,他就会跳下车,对着苍茫天地号啕大哭,眼泪混着鼻涕,把衣襟都浸湿了。哭够了,再拍拍身上的泥土,赶着车晃晃悠悠往回走。 有一回,好友嵇康撞见他在荒郊痛哭,忍不住问:“嗣宗,何苦如此?”阮籍抹了把脸,声音沙哑:“你说,这世道,何处不是牢笼?我若应了那门亲事,往后说句话、喘口气,都得看司马昭脸色。与其被捆住手脚,不如醉死算了!”说着又摸出酒葫芦,仰头灌下一大口,酒水顺着下巴滴在枯叶上,瞬间洇出深色印记。 其实司马昭又何尝不明白?他望着阮籍的醉态,冷笑里藏着几分无奈:“这老小子,看似糊涂,实则比谁都清醒。”他忌惮阮籍的才名,更忌惮他骨子里的桀骜不驯。而阮籍用六十日的酩酊,换来的不仅是女儿的自由,更是文人最后的尊严——在权力的阴影下,不低头、不谄媚,哪怕只能用醉态和狂哭,也要守住内心的一方净土。 后来有人说,阮籍的哭声能传出十里地,惊得狼虫虎豹都不敢靠近。这哭声里,有对乱世的绝望,有对自由的渴望,更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勇。 当历史的书页翻过三国,人们记住的不只是司马昭的野心,还有那个在秋风中醉笑狂哭的阮籍,以及他用一生书写的、最倔强的抗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2

评论列表

随心

随心

1
2025-05-28 07:52

看了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安乐公颇思蜀否?[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猜你喜欢

琴音入梦来

琴音入梦来

琴音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