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方已经确认了,总统普京在20号乘坐直升飞机视察库尔斯克州的时候,确实遭到

全球视野观察 2025-05-28 04:19:31

俄罗斯军方已经确认了,总统普京在20号乘坐直升飞机视察库尔斯克州的时候,确实遭到了乌克兰大规模无人机袭击。而这些无人机的袭击目标,就是普京乘坐的直升机,换个说法:这是一次针对普京的暗杀行动! 这事一曝光,也就能明白俄军为何会突然把基辅给炸了——人都骑脸暗杀了,再不反击脸往哪搁? 但俄方的“反击”背后藏着更复杂的考量。2024年9月21日,也就是袭击次日,俄军对基辅的打击集中在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大楼及一处无人机生产车间。这与2023年俄军无差别轰炸居民区的策略明显不同——这种“精准报复”更像是给国内民众一个交代,同时避免彻底激怒西方。 乌克兰的暗杀企图早有端倪。2024年8月,乌军曾用无人机袭击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市长官邸,造成建筑部分损毁。而此次针对普京的袭击,使用的无人机型号与乌军7月接收的2000架“海狸”自杀式无人机高度吻合——这种“以小博大”的战术,暴露了乌军在正面战场失利后的绝望。 俄方的安保漏洞令人震惊。按惯例,普京视察前线时通常会出动4-6架直升机组成编队,并由苏-35战机护航。但20号当天,库尔斯克州空域仅监测到3架无人机,而乌军实际发射了至少12架——这种情报失误,要么是乌军使用了新型电子干扰设备,要么是俄军预警系统存在重大缺陷。 基辅遭袭后的国际反应分化。德国总理朔尔茨呼吁“保持克制”,但波兰已宣布向乌提供更多防空系统;美国白宫发言人仅表示“关注局势升级”,却未提及制裁俄罗斯——这种“各说各话”的场面,反映出西方阵营在援乌问题上的裂痕正在加深。 俄罗斯国内的舆论战悄然升级。俄国家电视台24小时滚动播放“击落乌无人机”的画面,同时将普京遇袭与1996年车臣武装暗杀叶利钦未遂事件相提并论。但社交媒体上,有用户翻出2022年普京视察马里乌波尔时未佩戴防弹衣的旧照,质疑安保措施是否真的升级。 乌军的“斩首”战术实为双刃剑。2024年乌克兰国防部预算中,无人机采购占比从2023年的12%飙升至35%,但前线士兵弹药短缺问题依旧严重。更致命的是,这种冒险行动可能引发俄罗斯更猛烈的报复——2024年俄军已开始在白俄罗斯部署“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其射程覆盖整个欧洲。 国际社会的“灭火”努力收效甚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议召开紧急会议,但俄乌均拒绝出席。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斡旋的“黑海粮食走廊”重启谈判,也因双方互指对方破坏协议而搁浅——这种信任崩塌,让和平曙光愈发遥远。 战争逻辑正在发生质变。2024年俄乌冲突已造成双方超80万人伤亡,但双方领导人支持率不降反升:普京国内支持率达82%,泽连斯基也维持在75%以上。这种“战争狂热”背后,是两国都将对方视为“生存威胁”,任何妥协都可能被国内反对派视为“投降”。 这场暗杀未遂事件,暴露了现代战争中“斩首行动”的诱惑与危险。当无人机可以轻松跨越国界发动攻击时,传统的国家元首安全体系正面临瓦解。但真正的危险在于,当双方都陷入“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时,任何一次意外都可能引发核战争的连锁反应。或许比暗杀更可怕的,是战争本身正在吞噬所有人的理智——毕竟,历史上的大多数世界大战,都是从某个看似“合理”的报复行动开始的。

0 阅读:110

猜你喜欢

全球视野观察

全球视野观察

聚焦国际热点,解读全球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