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李鹏总理打电话给国家能源部副部长胡富国:“老胡啊,我今天看了报纸才知道,你的夫人还在烧锅炉”胡富国的回答让人泪目。
信源:官员朋友圈应保持“清”“明”——央视网
胡富国出身普通,早年在基层矿区做技术员。那个年代的煤矿条件极其艰苦,尘土飞扬,危险频发,他却从不畏惧,总是带着工具第一时间冲进现场。
有一年冬天,山西某矿井发生瓦斯泄漏,他带着几名技术人员连夜赶往现场,连续奋战48小时,终于将泄漏点堵住,避免了一场可能导致数十人伤亡的事故。
事后,领导让他写功劳申请,他却说:“我是党员,这是我的本分。”
升任国家能源部副部长后,他依然保持着简朴的作风。别人上下班配专车,他坚持骑自行车,偶尔出差也只是坐软座火车。
有一次,他被安排下榻在北京一家四星级宾馆,进门没坐稳就掉头走人:“国家的钱是纳税人的钱,我一个副部长住这种地方,心里过不去。”
他硬是要求调到附近的一家招待所,一张床、一壶热水就住了三晚。
他的办公室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一张老式办公桌,两个脱漆的文件柜,墙上贴着手写的“节约用电”纸条。
他拒绝办公室装修,理由是:“能用的东西就不换,换了是浪费。”清洁工阿姨常常说:“胡部长像咱家里的长辈,平易近人,一点架子都没有。”
他在任期间,整顿了多项能源乱象,特别是对“暗箱操作”和“工程回扣”问题严查不怠。
他亲自主持审查了几个重大电站项目,有一次在评审会上,他当众质问一名企业负责人:“你这份工程预算比市场价高出30%,你觉得老百姓的钱是风刮来的吗?”
全场寂静,那名负责人羞愧难当,事后主动退还了虚增部分。
还有一回,一家央企为了获得一个能源投资项目,托人给胡富国家里送去一台高档电视和一只皮箱。
胡富国回家发现,连夜写信让人将东西退回,并在全部门通报批评相关人员:“谁想拿这种办法‘打通关系’,我就用纪律‘堵上这口’。”后来此事在部门传为佳话,也让不少人警醒。
他的清廉不仅表现在公职上,也延续到了家庭。
胡富国有一个独子,在大学毕业后申请去部里下属单位工作,胡富国坚决反对:“到社会上自己找工作,我不能也不会开这个口。”
儿子最终去了地方一家公司,从普通员工做起,至今也只是一个基层中层干部。胡富国常说:“如果我拿权力铺路,那我儿子一辈子都学不会靠自己走路。”
1990年初冬的一天,北京的寒风格外刺骨。
李鹏总理在翻阅内部简报时,偶然看到一条简讯:国家能源部副部长胡富国的妻子,仍在山西某机关单位当临时工,负责烧锅炉供暖,一年四季灰头土脸,手上布满老茧。
李鹏一愣,心头沉甸甸的。他立刻拨通了胡富国的电话,语气关切又带着几分责备:“老胡啊,我今天看了报纸才知道,你的夫人还在烧锅炉?你可是副部长啊,怎么还让家里人吃这种苦?”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胡富国才缓缓开口:“总理,她是自愿的。我们家从来不靠公家的光。
我能有今天,是组织的信任,老百姓的支持,不能让人说我胡富国借权谋私。我老婆说得好,干净的汗水比别人施舍的舒服。她不觉得苦,也不丢人。”
李鹏听完,久久没有说话。片刻后,他轻轻叹了口气,说:“老胡啊,你是党培养的好干部,你爱人也是个了不起的好同志。”
这通电话之后,李鹏总理特地批示,要求各单位深入了解领导干部家庭真实情况,不能让真正的老实人寒心。
他在部里工作多年,退休时同事们给他办欢送会,他却婉拒了:“不要搞这些形式主义,我把交接做好,悄悄离开就好。”
但当天,数十位基层能源系统的员工自发赶来送行,有人眼含热泪地说:“我们胡部长,是真正为我们老百姓着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