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8月,大财神孔祥熙病重。临终前,他握着妻子宋蔼龄的手,说:“我们孔家富可敌国,却没有后人,真是可悲啊!我们有那么多钱又有什么用!”。宋蔼龄一听,一下子就哭了了出来。
孔祥熙祖上出自山东曲阜孔氏一脉,后来举家迁居山西经商。
到了他父亲这辈,家道中落但还算重视教育。
光绪六年(1880年),孔祥熙出生在太谷县程家庄,八岁那年害了场大病,被送到教会医院才捡回条命。
这段经历让他接触到西方文化,后来进了潞河书院读书,成了当地最早接受新式教育的孩子。
庚子年(1901年)春天,二十一岁的孔祥熙拿到公费留学资格,坐着轮船漂洋过海去了美国。
在欧柏林大学读书时,他最爱往图书馆钻,把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翻得卷了边。
当时留学生里流行搞同乡会,他牵头成立了"全美华人留学生联合会",还当上了首任会长。
这些经历给他后来回国发展攒下了人脉基础。
宣统三年(1911年)学成归来,孔祥熙先在太谷办起了铭贤学堂。
这所学校看着是教书育人,暗地里却成了革命党人的联络站。
武昌起义爆发时,他带着学生军把县衙围了三天三夜,硬是逼着知县交出了大印。
不过要说真正改变命运的,还得数他在办学期间发现的煤油生意。
那时候乡下人晚上点油灯,他瞅准机会代理美孚石油,两年功夫就把买卖做到了大半个山西。
民国三年(1914年),孔祥熙娶了宋家大小姐宋霭龄。
要说这门亲事,还是孙中山做的媒。
成亲那天,宋家陪嫁的三十八抬嫁妆从静安寺路摆到外滩,看热闹的老百姓都说这是"金山配银山"。
两口子后来生了四个孩子:大女儿令仪、大儿子令侃、二女儿令伟、小儿子令杰。
这四个孩子含着金汤匙出生,从小锦衣玉食,却也为孔家埋下了祸根。
靠着宋家这层关系,孔祥熙在官场平步青云。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当上中央银行总裁,手里攥着全国的钱袋子。
要说他搞经济确实有手段,废两改元、法币改革这些大事都办得利索。
可这人贪起来也是真敢下手,抗战时期倒卖军用物资,把美国援助的汽油掺水卖给部队,连杜月笙都看不下去,在酒桌上骂他是"穿西装的土匪"。
最招人恨的是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那桩美金公债案。
当时国民政府发行一亿美元国债,孔祥熙指使手下吃掉了四分之三。
这事被《大公报》捅出来,重庆城里学生游行喊着要"杀孔祥熙以谢天下"。
老蒋实在扛不住压力,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十一月撤了他的职,打发到美国当了个闲差。
要说孔祥熙这辈子最大的遗憾,还得数子嗣传承。
四个儿女虽然个个锦衣玉食,可大女儿令仪结了两次婚都没生孩子,大儿子令侃娶了个大他十七岁的交际花,到死连个香火都没留下。
二女儿令伟更绝,整天穿男装抽雪茄,跟军官太太同居了半辈子。
只有小儿子令杰还算正经,娶了个好莱坞女明星,生了个混血孙子德基。可这孩子从小在美国长大,连句中国话都不会说。
1967年8月,八十七岁的孔祥熙躺在纽约医院的病床上,攥着宋霭龄的手直叹气:"咱们孔家金山银山堆成山,到末了连个正经传人都没有。"
这话说得宋霭龄眼泪直往下掉。要说报应,可能就应在这上头——当年他倒卖军粮害得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如今自己家倒是绝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