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里,刚刚还政于宋高宗的张邦昌,又怀念起宋徽宗宠妃李春燕的温柔乡,两个人推杯

只言片语里 2025-05-28 15:07:25

一天夜里,刚刚还政于宋高宗的张邦昌,又怀念起宋徽宗宠妃李春燕的温柔乡,两个人推杯换盏、念起旧情。次日,便有大臣向宋高宗告密,高宗淡然地说:“事没查清,话不能乱说。” 张邦昌,字子能,生于1081年,是河北东光人。他在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考中进士,算是北宋末年有点名气的人物。那时候朝廷乌烟瘴气,他却敢直言,经常批评权臣童贯的胡作非为,挺有几分骨气。后来靖康之变,金军打过来,宋徽宗退位,宋钦宗上台,张邦昌被派去金营当人质,想和谈,可惜没谈成。1127年,金人攻破汴京,废了徽、钦二帝,硬逼着张邦昌当伪楚的皇帝。 张邦昌其实不想干这活儿。他知道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一开始死活不答应,甚至说要自杀,可金人拿屠城威胁,他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位。不过他当了33天的皇帝,心里还是把自己当宋臣,没敢真把自己当回事儿,尽量护着老百姓不被金人祸害。金军一撤,他赶紧把政权交还给宋高宗赵构,还哭着请罪,总算暂时保住了命。 伪楚政权从建立到完蛋,前后就一个月出头。张邦昌被推上台后,金人给了他不少“赏赐”,包括宋徽宗的几十个女眷。他虽然顶着皇帝的名号,可一点实权没有,全是金人在背后操控。他也不敢真把自己当皇帝,连坐龙椅都不敢,怕惹祸上身。在这段时间,他尽量稳住局面,没让金人对手下的宋民下狠手。 金军撤走后,他立马找到机会,把政权还给了赵构。这事儿在当时挺轰动,赵构表面上没追究,还封了他个官职,可心里到底咋想的,谁也不知道。张邦昌自己也清楚,这伪帝的帽子摘不掉,迟早是个麻烦。 再说说李春燕。她是宋徽宗的宠妃,长得漂亮,性子温柔,在宫里很得宠。靖康之变后,她跟其他女眷一块被金人抓走,后来赏给了张邦昌。两人朝夕相处,张邦昌对她动了心。李春燕呢,也不是完全没感觉,毕竟那时候她没了依靠,张邦昌对她还算不错。伪楚政权倒台后,张邦昌把这些女眷都送走了,可李春燕在他心里留下了影子。 还政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脑子里全是李春燕的模样,忍不住跑去找她。两人推杯换盏,聊起过去,感情一下子就上来了。可惜这事儿没藏住,第二天就有人向赵构告密。这一下,张邦昌的麻烦大了。 赵构对张邦昌一直不放心。这家伙当过伪帝,哪怕是被逼的,赵构也怕他哪天再反水。听到他跟李春燕私会的事儿,赵构嘴上说“事没查清”,其实心里早有打算。他派人抓了李春燕,严刑逼供,李春燕扛不住,交代了跟张邦昌的私情。赵构抓着这个把柄,直接下令赐死张邦昌。 张邦昌死前挺惨的。史书上没说他说了啥,但可以想象,他肯定觉得自己冤。毕竟他没想造反,当伪帝也是被逼的,连还政都做得那么干脆,可最后还是因为一个女人丢了命。1127年,他喝下毒酒,结束了这一生。 张邦昌这人,历史上争议不小。有的人觉得他是忠臣,被金人逼着当伪帝,心里还是向着宋朝,连政权都主动还了,挺不容易。也有人骂他是汉奸,说他不该向金人低头,丢了宋朝的脸。公平点说,他的情况确实复杂。当伪帝不是他愿意的,可他也没能硬气到宁死不屈。还政是他的功劳,可私会李春燕又给了赵构收拾他的借口。 《宋史》里对他评价不高,说他“首鼠两端”,意思是摇摆不定。可也有史料,比如《大金国志》,提到他尽力保全宋民,说明他不是完全没底线的人。总之,他是个被时代裹挟的小人物,干了大事,却没落好下场。

0 阅读:109

猜你喜欢

只言片语里

只言片语里

把玫瑰藏于盛夏 把海棠藏于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