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尊铭文,学者近年很少解读。 5月24号,著名学者杨鹏, 发表了何尊铭文与神学的有关视频, 讲述了神学与西周的关系, 都能从何尊铭文中体现。 杨鹏以杨鹏新国学注册网名, 以便更加突出对国学的新发现,新解读。 他说: 何尊记载了周成王迁都居住洛邑的事, 并解读何尊全文,他说: 成王初迁,居于成周。 显然他认为成周就是洛邑。 然而,成周指洛邑存在很多争议, 没有一件出土文物指向成周就是洛邑。 具体如下: 对于“洛邑指成周”这一观点,存在以下一些质疑: 1、文献记载方面: 成周名称出现时间存疑:在《今文尚书》中未见成周一名,而成周记载见于晚出的《书序》和伪古文《尚书》的《毕命》篇。因此有观点认为成周名称出现可能在平王东迁之后,而非传统认为的成王、周公之时就有此名。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此说不可信。 2、文献记载有矛盾:部分学者认为,即便被视为洛邑与成周为同一地,铁证的《尚书》中《召诰》与《洛诰》,也存在矛盾之处。有观点认为《召诰》是因周成王“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而作,《洛诰》是周公往营建成周使来告卜所作,二者分别是召公负责建设洛邑、周公负责营建成周的号召令,并非指同一地。 3、考古发现方面:有观点称至今没有发现一件出土文物可以直接将洛邑与成周划上等号,在洛邑没有发现一个考古遗址、一个考古墓葬能确凿证实成周就在洛邑。 4、 何尊铭文解读争议:何尊铭文常被认为是证明成周就是洛邑的证据,但也有争议。何尊铭文虽记载了成王命周公营建洛邑等史实且提到“成周”,但全文未提及“洛邑”一字。部分学者认为不能仅依据相关记载就认定何尊铭文中的“成周”就是《史记》中所说召公复营的洛邑。 5、城池数量及功能不同观点:一些学者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的双重考证,认为周公营建的洛邑是两座城,即王城和成周城。王城位于今瀍河以西、涧河以东,是政治、经济中心;成周城位于今瀍河以东,是驻防军队、安置殷商遗民的地方,二者功能不同,并非同一概念。 6、截止目前,在洛阳尚未发现,能有确凿证实证明成周城的遗址。 主要原因如下: 历史变迁因素: 自然破坏:西周距今三千多年,漫长岁月中自然侵蚀、河流改道等可能冲毁成周城部分区域,如洛河可能破坏过相关遗迹,使其难以保存。 后世建设影响:洛阳是多朝古都,后世东周、秦汉等各朝代大规模建设可能覆盖或破坏了西周成周城遗迹,像现代洛阳老城区可能下压着成周城宫城部分,限制了考古发掘。 考古工作局限性: 勘探范围和技术局限:虽考古工作者多年来在洛阳广泛勘探,但受范围和技术手段限制,可能有未勘探到的区域,以前技术难以准确探测地下较深或被复杂地质条件掩盖的遗迹。 都城性质与布局特殊:成周主要承担军事行政职能,布局可能较分散,城墙、宫殿等标志性建筑不集中,增加了发现难度。 文献记载问题:关于成周城的具体位置、规模等,文献记载多模糊或矛盾,不同历史时期解读也有差异。 所以,对于何尊铭文的解读,以前的观点正被新的历史考古所质疑。 成周指洛邑没有直接文字记载和考古的支撑。相反,成周镐京却被新的考古依据所支撑。 杨鹏新国学主要是通过何尊铭文,来说明神学与西周统治者的关系。 况且,杨鹏并不是考古学者或历史学者, 而是新国学。 因此,杨鹏对何尊铭文的解读,并不具有权威性。
何尊铭文,学者近年很少解读。 5月24号,著名学者杨鹏, 发表了何尊铭文与神学的
在哪里呢
2025-06-01 11:07:10
0
阅读:286
七月新番战国明月正在新更
一个内容发贴频率比女人例还勤,给你提的五个问题,一个没答
xbyf
给小编普及历史知识,在秦建都咸阳之前,古长安叫做镐京,是西周的首都。在今天西安市高新区附近。
用户17xxx84
最早的中国在宝鸡,有何尊为证!
丞森天下 回复 06-01 19:29
周天子在哪成周就在哪,西周成周跟洛阳一点关系都没有
用户10xxx02
洛邑,估计在四川鸭子河边,河图洛书在三星堆出土了
大蛇丸
五帝时代,陕西地区:0遗迹,河南洛阳所在的河洛地区:史记记载轩辕黄帝居轩辕之丘,水经注记载轩辕之丘位于新郑与新密交界处,新密跟我家巩义(古属洛阳)是临县。巩义前几年刚发现三皇五帝时期国都距今5300年的双槐树遗址。史记、汉书记载帝喾(五帝之一,黄帝曾孙)的国都西毫在洛阳偃师县,竹书纪年记载颛顼(五帝之一,黄帝的孙子)国都在河南省濮阳县。尧都与舜都在冀州(河北省境内),当时中原地区洪水肆虐,这可能是其不再定都中原地区的原因。个人更倾向于在夏朝之前加个虞朝,虞朝为三皇五帝们的朝代,尚书中在夏书之前就有虞书这一篇章专门介绍三皇五帝时期。史记首篇并不是夏本纪而是虞朝的五帝本纪。近代学者一方面宣传华夏五千年历史,一方面却将夏朝作第一个朝代,夏朝距今只有四千年,导致日本等国只认为华夏是四千年历史甚至抹黑夏朝不存在认为华夏历史更短。
丞森天下 回复 07-22 17:36
记载在哪?聊斋志异里面吗?[捂脸哭][捂脸哭]
丞森天下 回复 07-22 17:35
大蛇丸
中国使用朝代最多时间最久的宫殿是隋唐洛阳城遗址的洛阳紫薇宫,隋唐与汉朝的洛阳城面积与经济都高于同期的西安。
菩提本无树 回复 大蛇丸 07-22 09:33
隋唐洛阳城紫微宫用了九个朝代?说说看那九个?纠正一下紫微宫面积约为故宫面积的5.8倍!说话要严谨不要乱吹牛
大蛇丸 回复 07-22 09:22
北京故宫只用了明清两朝,隋唐洛阳城的紫薇宫用了九个朝代,且紫薇宫面积是故宫的六倍
大蛇丸
商朝(史记记载商朝在商汤前迁都八次商汤后迁都七次):陕西地区0遗迹。河南洛阳地区:史记记载商汤灭夏定都西毫,汉书记载西毫在洛阳偃师县(今偃师商都遗址,距二里头遗址6公里),史记记载商汤定都西毫的原因是为了纪念帝喾(五帝之一,黄帝曾孙),因为帝喾也定都西毫,帝喾是殷商祖先殷契、五帝中的尧等人物的父亲。其它商都还包括河南省商丘(南毫)、河南省郑州商城遗址、殷(河南省安阳)、朝歌(河南省鹤壁淇县)等。
用户13xxx28
宅兹中国 就在陕西 宗周宝鸡 成周镐京
大蛇丸
周朝:周人源自陕西,但史书记载陕西的秦国被中原各诸侯国称作“西戎”,西戎是西方的蛮夷的意思。史记的周本纪及尚书(四书五经之一)的洛诰等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即定都洛阳,并不是定都镐京,周武王同周公商量定都洛阳的原因包括洛阳曾是夏朝国都,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四方入供道里均”(当时“中国”一词仅指洛阳一带的河洛地区,这也是至今河南省大部分区域居民口语爱说“中”字的原因)等,周武王在灭商后第二年就去世,周成王继位,周成王为遵守周武王定都洛阳的遗愿,命周公营造国都洛阳,因为是成王年间,因而也称成周。周成王五年周公将新的国都洛阳修建好并迁都洛阳置九鼎,写了尚书中的洛诰等以纪念迁都。史记周本纪篇尾司马迁评论:当时的人们(指与司马迁同时期的汉朝人)普遍认为周武王灭商后就已定都洛阳,但其个人认为是周成王五年迁都洛阳置九鼎后复都丰镐(丰与镐京为灭商前的两个周都,相当于满清入关前的东北老家),至犬戎灭周,平王年间再次迁都洛阳。尚书、竹书纪年等史书也都明确写的有周成王五年迁都洛阳之事。另外宝鸡出土的何尊铭文“五年,宅兹中国”与史记洛诰等记载的成王五年迁都洛阳对应,与史记将洛阳称为“中国”对应
丞森天下 回复 07-22 17:36
大蛇丸
夏朝(史记记载夏朝共迁都10次),陕西地区:0遗迹,河南洛阳地区:大禹定都阳城,今登封阳城遗址登封王城岗遗址,登封古代是洛阳的县,几十年前划给郑县(几十年前改名郑州)。夏启迁都阳翟,阳翟为今河南省许昌瓦店遗址或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遗址。太康(大禹的孙子)迁都斟鄩,此外斟鄩也是夏桀(最后一任夏朝帝王)时期夏都。斟鄩现在一般被认为是洛阳偃师县二里头遗址。斟鄩过去认为在偃师县的临县巩义(与登封一样古属洛阳今属郑州),巩义当地民间故事中太康年间与夏桀年间许多大事的发生地点都在巩义。史记:“伊洛竭而夏亡”,洛水与伊河在偃师县交汇,交汇后也称伊洛河,伊洛河与黄河在巩义交汇。其它夏都,还有老丘(今开封境内)、帝丘等,山西境内也有夏都遗址,但陕西的遗址为0。史记"昔三代居河洛之间",意思是夏商周三个朝代多定都于洛阳为核心的河洛地区。
丞森天下 回复 07-22 17:38
你先把洛水和雒水搞清楚再来评论
大蛇丸
三皇时代,陕西省:0遗迹,虽然有半坡遗址等遗址,但这些遗址位于匈奴、犬戎、西戎等游牧民族活动区域,因而应该是游牧居民遗址。河南省:竹书纪年记载伏羲定都宛丘,宛丘古时又称陈州,位于今天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伏羲在河南省洛阳一带的黄河发现河图,在洛阳一带的洛水发现洛书,在巩义(我是巩义人,巩义与登封在古代都是洛阳的县,几十年前划给郑州)的黄河洛水交汇处发现八卦太极推演易经。河图洛书为华夏之源。巩义新密等县有遍布伏羲遗迹的伏羲山,洛阳各地民间包括巩义登封等地遍布三皇庙,至今保留很多皇五帝夏商周时期的民间故事。燧人氏(三皇之一)为今河南商丘人。《帝王世纪》记载神农氏(三皇之一)也定都宛丘(陈州,今天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女娲(有版本将女娲也称为三皇之一)按我家巩义的传统民间故事,女娲是伏羲的亲妹妹与妻子,因而也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人。
菩提本无树 回复 07-22 09:06
你太搞笑了,你表达的意思是:三皇时代全国都没有遗址,就算有也不在中原,所以不算[滑稽笑]你这是秀智商吗?石峁古城有可能是皇帝的都城,看看我的表达,都是传说所以说有可能,你对传说的内容都是肯定的口气,表示你不严谨啊[抠鼻]
菩提本无树 回复 07-22 09:27
除了自称中原,北边是北狄、西边是西戎、东边是东夷,南边是南蛮;咋了这些地区都不是中国的?人都不是中华民族?
大为
西方有什么铁定考古证据证明了什么古印度七千年历史,什么几千年的埃及金字塔,什么欧洲几千年前的帝国?宗周为鎬京,成周为洛邑这是千年以前就被公认的,那些文物被破坏的可能性极大,你竟敢说尚书是伪书?你故意拿考古说事是什么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