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中国修建秦岭隧道,向德国购买盾构机,德国当时十分傲慢:3.5亿一台,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6-11 21:31:23

1997年,中国修建秦岭隧道,向德国购买盾构机,德国当时十分傲慢:3.5亿一台,不讲价,我方仔细商议过后,决定购买,20多年后,德国后悔到想哭。 1997年,中国要建秦岭隧道,这可是个大工程,盾构机这种硬核装备必不可少。当时国内技术还不行,只能找国外买。德国厂商跳出来,开价一台3.5亿人民币,总共两台就是7个亿。价格高得离谱不说,他们还摆出一副“爱买不买”的架势,根本不给还价余地。中国团队心里憋屈,但工程不能等,咬牙掏钱买了。结果呢?设备到手没多久就问题频出,动不动就坏,维修还得靠德国专家。可这些专家态度冷冰冰,效率低得让人抓狂,修一次还得花一大笔钱。技术受制于人,这种窝囊日子真不好过。这事儿给中国团队上了生动一课:花钱买教训不算啥,关键是不能老被人卡脖子。 于是,国家下定决心,要自己搞盾构机,直接把这技术列进了“863”计划——这可是国家支持的高科技项目。研发过程苦啊,从刀盘设计到液压系统,全得从零摸索。德国人压根没想过,中国能自己干成这事儿。可他们低估了咱们的韧劲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中国第一台自主盾构机“先行号”诞生了。这家伙在上海地铁二号线西延伸段一亮相,直接把国外技术垄断给打破了。性能咋样?掘进效率高,稳定性强,比进口货差不了多少。更关键的是,价格便宜多了。德国一台6.3米直径的盾构机卖5000万到6000万,咱们自己造的才2000多万,性价比直接吊打。 有了“先行号”打底,中国盾构机技术跟开了挂似的。2008年,“中铁一号”复合式盾构机问世,专门为成都地铁量身打造,表现杠杠的。到了2015年,“永吉号”TBM在吉林引松工程中大放异彩,硬是提前9个月完工,效率惊人。这期间,科研团队没闲着,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刀盘、液压、控制系统,样样拿得出手。成本降下来,性能提上去,中国盾构机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20多年过去,中国盾构机不光能用,还成了全球老大。现在,咱们的市场份额占到70%,出口到40多个国家,连欧洲、东南亚都用上了。 德国厂商傻眼了,他们的市场被挤得只剩一点渣渣。当初那3.5亿一台的傲慢劲儿早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后悔和眼红。谁能想到,当年被他们瞧不起的中国,现在把他们甩得远远的? 一台6.3米直径的设备,进口得5000万到6000万,咱们自己造只要2000多万,价格直接砍了一半多。性能还不输人,掘进速度快,故障率低,维修也方便。国外客户一看,傻子才买贵的啊!这不,中国盾构机出口量蹭蹭上涨,德国厂商只能干瞪眼。 这事儿不只是个买卖故事,更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缩影。1997年那7个亿,买的不光是机器,还有教训。从被“宰”到翻身,中国靠的是科研人员的硬核实力和国家的战略眼光。德国的傲慢,成了咱们崛起的催化剂。技术在手,心里不慌,这才是硬道理。

一些特殊商品,我们的定价基础不是按我们的成本加利润去定价,而是世界上同类产品价格以他们做参考,比他们低多少就行。这样我们的利润就会更大,而且也绝对有竞争力,最终市场还是我们占多数,企业员工的福利工资都会提高。在有竞争的高科技商品,我们一定要遵循世界同行商品做定价标准。不能按照我们的传统习惯搞薄利多销,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是我们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却没上去,我们占的市场份额很高,但是我们的工人却没有什么自豪感,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的政策也要改变。犹太人经商的原则是厚利适销,我们的是薄利多销,这样做就可能出现很明显的倾销倾向,挤别人的蛋糕,这样呢就容易引起同类之间对你进行围剿,给你使绊子,你的份额刁难你,毁坏你的名声。

1 阅读:22592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13

用户14xxx13

90
2025-06-18 16:06

就不能多卖点钱让员工增加收入多消费?把价格定的极低自己挣不了钱,别人家说你低价倾销,捉高关税,最终损人不利己,两败俱伤。

用户10xxx81 回复 06-20 05:43
别扣帽子,跪的应该是你们这些键盘侠,技术不是喊口号,喊两句就世界顶尖了。

用户51xxx97 回复 07-06 22:32
质量是硬实力,定价高了,别人未必卖你的产品,我们就是凭价格优势才开拓了国际市场。

用户10xxx77

用户10xxx77

33
2025-06-18 08:18

了不起

山石 回复 06-19 00:29
如果不借鉴学习那就不可能了不起,,,

于萍

于萍

16
2025-06-19 22:01

为什么只卖2000万一台?人家6000万,我卖5000万不可以吗?给中国工人提高工资不好吗?为什么中国人工资不能比德国人高?

砍一砍

砍一砍

14
2025-07-02 23:43

咱们中国人有力量!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傅常青

傅常青

8
2025-07-02 12:13

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自主自立自强才能不被人宰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永远

永远

6
2025-06-19 15:28

有了德国人的7个亿2台,才有了后来的2000万一台。这个钱花的值当。

夏天的葡萄树

夏天的葡萄树

4
2025-06-19 18:33

出口卖贵点呐,白菜价便宜外国人可不行

谈史论今

谈史论今

4
2025-07-01 08:25

印度仿制药品曾解救了无数的白血病患者,造福于无数低收入的百姓能活着。仿制掘进机也同样打通了无数的隧道,为国铺路架桥。不忘他国产品的原型,也应有自己的原创。

用户51xxx97 回复 07-06 22:36
我们六七十年代的药品也是仿制药品,世界卫生组织有规定,贫穷落后的国家才不受国外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允许仿制药品。

tb3497984887

tb3497984887

3
2025-06-30 06:49

都是仿品的

小星货

小星货

3
2025-07-02 07:48

当年被坑得不轻,现在德国人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哈哈

好山好水

好山好水

2
2025-07-01 21:42

卖2000万是缺乏骨头的家伙干的蠢事

骑着三摩上高速

骑着三摩上高速

2
2025-07-06 07:35

别说中国仿真改进的的技术确实高,只要别人做出了样本国人就能仿出更好更新的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1
2025-06-30 07:30

还不是资敌印度阿三

用户17xxx06

用户17xxx06

1
2025-07-02 17:07

有没有可能德国多出来的那4000万是人工工资

用户10xxx42

用户10xxx42

1
2025-07-06 09:47

价格要定合适,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