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23岁俊美状元张孝祥,借宿尼姑庵,偶遇一妙龄女尼。他写诗求爱,反被女尼回敬嘲讽。谁料,多年后,女尼为爱还俗,报告官府,审判的竟是张孝祥。审判结果出人意料。 南宋绍兴年间,23岁的张孝祥高中状元,如苏轼笔下“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般意气风发。他才华横溢,容貌俊美,更兼一身傲骨,连奸臣秦桧的拉拢都不放在眼里,还大胆上书为岳飞鸣冤,正如范仲淹所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朝野上下对他赞誉有加。不久后,张孝祥被任命为临江县令,赴任途中,他借宿在一座幽静的尼姑庵。 夜晚,万籁俱寂,张孝祥正准备休息,忽然,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那琴声如泣如诉,仿佛在倾诉着无尽的心事,他不由自主地循声而去,来到庭院。月光如水,洒在庭院中,一位妙龄女尼正端坐于石凳前,专注地弹奏着古琴。她眉眼如画,肌肤胜雪,在月光的映照下,宛如仙子下凡。 张孝祥被眼前的美景和佳人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有心归洛浦,无计到巫山。”他将自己的倾慕之情,委婉地融入诗句之中。 女尼听到诗句,手指微微一顿,抬起头来,目光清冷地看向张孝祥。片刻后,她轻启朱唇,吟诗回应:“独坐黄昏谁是伴,一炉烟,闲来月下理琴弦,小神仙。”意思是自己一心向佛,心如止水,让张孝祥莫要再胡言乱语。她这般洒脱,恰似李清照“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孤傲。 张孝祥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对女尼的这份洒脱和坚定心生敬佩。在这世间,人人都对他这个状元郎阿谀奉承,而这位女尼却能坚守本心,不为权势所动。第二天,张孝祥得知女尼名叫陈妙常,本是书香世家的千金,因家道中落,无奈才遁入空门。 此后,张孝祥虽离开了尼姑庵,但陈妙常的身影却时常在他脑海中浮现。然而,他也明白,两人终究是有缘无分,便将这份情愫深埋心底,全身心投入到政务之中。正如《诗经》所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更愿将这份深情化作对天下百姓的担当。 不久之后,陈妙常的生活迎来了新的变化。庵里来了一位年轻书生,名叫潘必正。潘必正才华横溢,风度翩翩,考试落榜后途经此地。他与陈妙常相遇后,两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陈妙常再也无法压抑内心的情感,决定还俗,与潘必正携手共度余生。正如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所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爱情的力量让她毅然决然挣脱佛门的束缚。 然而,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尼姑庵老尼的强烈反对。老尼嫉妒陈妙常的美貌和才情,一直对她心怀不满,如今见她要还俗嫁人,更是怒火中烧,不仅不准她还俗,还将她关了禁闭。 命运总是如此奇妙。一日,张孝祥再次路过尼姑庵,听闻了陈妙常的遭遇,又得知她的恋人潘必正是自己的老朋友。他心中感慨万千,念及旧情,也为了成全这对有情人,张孝祥决定伸出援手。他深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份推己及人的仁心,促使他帮助他人追求幸福。 他利用自己县令的身份,建议潘必正主动向府衙报告,就说陈妙常原本就是他早年下聘的未婚妻,只因父母举家迁移,两人这才许久未能相见,如今得以重逢,希望能成全他们的婚事。 公堂上,张孝祥端坐于主位,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人。老尼站在一旁,满脸不甘,却又不敢多说什么。陈妙常和潘必正跪在堂下,心中忐忑不安。 张孝祥沉思片刻,缓缓开口:“佳人才子,情之所钟。佛门清净,难锁凡心。潘生除名,永不录用;陈尼还俗,婚配自择。”这判决一出,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都称赞张孝祥断案公正,有情有义。这正如包拯所言“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他既守护了法理,又成全了人情。 陈妙常和潘必正感激涕零,叩谢之后携手离去。后来,他们在临江县城开了一家私塾,过上了平淡而幸福的生活。而张孝祥,也因这次公正的判决,赢得了更多人的敬重,仕途更加顺遂。 有人曾笑他:“当年求爱不成,今日倒成全了别人。”张孝祥却只是淡然一笑,说道:“各有因缘莫羡人,我只问心无愧。”这段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也在民间口口相传,成为了一段佳话,让后人看到了这位状元郎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般的豁达与善良。 情事跌宕终成美谈,仁心断案尽显状元襟怀与道义担当 。
状元肯定不是县令,是知县。宋朝知县和县令是两个概念,政治前途不可同日而语。
度度鸟
宋朝 官寺妙尼,风流不下流。
陌上桑
唐张籍七世孙,南宋后期豪放派词人扛把子
悼明
你肯定是嘛!连宋朝的基本官制都不懂。宋朝官员分三个层级,选人、京官、朝官。选人由低名次的进士和无出身构成,一般充任判司薄尉及县令。京官主要是高第进士和爬出选海的官员组成,朝官是能参与朝会的官员,基本都是中高级官员。对于县一级,由京官充任一县之长的,称为知县,即“知Xx县事”,由选人充任的才叫县令。
用户54xxx87
小尼姑想再表演一下艺文,不想状元郎直接害羞没了下文,尼姑后悔死了。下次,机会来临时,就不这么酸了,直接上手了。只不过,抓了一个落魄文人,终究不如状元郎,还是后悔一辈子。
小沐 回复 06-18 21:07
就是颜控而已。
烟雨红尘 回复 06-21 08:23
就你聪明
王霸丹
相当于知县是中管干部有编制,县令是劳务派遣合同工
天之叹
尼姑为什么不爱他而爱上他朋友,证明他的英俊水分多,应该是别人的奉承
乐天张zz 回复 06-17 14:57
原因在于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
用户10xxx46 回复 06-18 11:02
老张当时已婚,他只能纳妾,而且野史他未婚前有给一个青楼女子赎身还有一个儿子,但家里反对一直养在外面。众所以知下九流中有尼姑所以也不是所有人愿意当外室。
大漠孤烟
这尼姑庵有问题,年轻的后生怎么都爱住这里?
用户16xxx98 回复 06-17 11:41
以前读书的学子因为寺庙庵观比较清净,利于苦读,所以能成年累月住在那里。
国人当自强 回复 06-17 08:00
在古代庵庙都有这个问题,女尼姑和女道士都有这个营生
BHT
俩老色鬼
用户11xxx99 回复 06-16 16:57
龌龊
用户17xxx34 回复 用户11xxx99 06-16 17:26
你看女孩也想冒汗
叼大全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太神奇了,这个输入法,我只打了长淮望断四个字,其余的是自动续的……
用户75xxx73 回复 06-15 23:26
这词拆开每句看,句句俱佳,合成一词,反倒拥挤难堪。
叼大全 回复 06-16 05:54
苏辛后豪放第一人
买火柴的怪蜀黍
哦,说来说去,小尼姑没看上他而已……
力行者
看不上你,才谈道理 看上你,就为了爱情
半月方塘
宋朝进士录取时平均年龄30多岁,基本都已成婚,明朝平均40来岁,清朝平均62岁。哪来的青年才俊风流韵事。张孝祥芜湖人,镜湖公园就是他家后花园,他后来捐出做公共游玩场所
韶华一世 回复 06-18 19:50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说年龄呢
半月方塘 回复 06-17 18:39
第三为什么每个都要回你?因为没价值,几乎都太low,只想随便回几个,你嫌骂的不过瘾么?上回那个国公府还是侯府问题,也是问题么?第一代是国公,第二代是侯,第三代分家后侯府
小眼睛的胖领导X
不是是坚贞,只是没看上张,不然后来怎么就不坚贞了?还有张知县此时也许已经看不在尼姑了,此一时彼一时。还把潘除名,永不录用,减少个竞争者
职场心存正道张哥
☎[不合理]别说状元榜眼探花三魁!就是一甲前12名都是翰林院、枢机室、最不济也是章经。发出去就是副郡、副刺、最不济是知府。更何况状元做县令?可能性不大。
蜘蛛 回复 06-16 20:21
宋朝不是明朝。宋朝有不为亲民官不为宰辅的说法。
和平使者 回复 06-20 15:00
“最不济是知府”,这是不是笔误?
仕人
咦,为什么尼姑庵会常年收住男人?????
新 回复 06-16 09:48
各花入各眼
空谷幽兰
长淮望断
六脉神剑aaaa
书生为啥要借住尼姑庵呢,这不整事儿吗?应当借住寺庙
风灵无畏
好一个张孝祥,肝胆俱澄澈!
普通人
张孝祥词作虽然不多,首首皆是精品,有一股英雄之气。
用户11xxx39
陈妙常追舟的故事小时就听过!
季节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所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深海蔚蓝
不愧是状元,有宰相的胸襟!
传棋
古时书生赶考路上多有风流事,只为他日金榜题名时一丝期许
hanwei008
这思想放在现在也不为过,只求问心无愧永不为过!
乔羽
我去过张孝祥之墓,和孝祥路
海阔天空任鸟飞
看来,南宋还是挺开放的。小尼姑就是一网红,粉丝不少没事儿遇上那么多书生,咋不遇上武大郎呢。存天理灭人欲,不就是那会儿,喊出来的。那会儿,确实,够开放的。有的人难以接受了。
龙行江湖
胡说八道的文章,有新科状元当县令的吗?
杨涛
天沐除尘檄,风雅自有人,功名世俗外,唯有情义真
诗瓦星哥
这文章写的好,借用诗词歌赋展现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用户24xxx49
长望淮断
农夫
一段佳话成就一对美眷,一身正气堪当一世楷模!
留心
这哥们得长多丑啊
千书楼一丈侯 回复 06-17 08:13
那女網紅裝逼過度,大哥放棄了
全无二天
张孝祥墓在南京市江浦县的老山上
如梦无痕 回复 06-22 06:50
江浦老山七佛寺
都市豹子
我听说晚清的不少江南,广东的尼姑庵就是妓院。南宋时期也是了吗
用户10xxx06
玉簪记
上善若水
有这出戏
总有刁民想害朕
旧时尼姑庵里面妙不可言,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濠阳真逸 回复 06-16 13:52
所以叫~妙常啊!
华夏一颗草CHN
文章不错
用户11xxx26
故事[玫瑰]
实在话
精英品貌都一流士大夫本来要风流不下流!
哈哈
正史不一定正、野史必定野[抠鼻][抠鼻][抠鼻]
A秋枫
文章写的很好!
重重滴
太胡扯了,古代的状元要么留京,要么除名,极少数运气不好的还被下狱/砍头,外放也是留京后再外放的,留京后至少从六品,从没有当知县/县令的状元
杀猪的汉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长得丑即使你是状元郎,也不如个考不上的落弟秀才受女人喜欢!
江远枫
古代四大尤物:泰山姑子,西湖船娘,山西婆娘,扬州瘦马
雒陽關
这个民间故事后来被改编成河南地方戏,名字就叫《潘必正和陈妙常》
默默
这尼姑庵咋跟青楼似的,年轻男子顺便借宿的,宋朝是注重理学的,瞎扯了
岁月如梭 回复 06-16 19:47
这庵就是青楼改建的[呲牙笑]
一路有你
尼姑庵是出家女人居住的地方,一个赴任县令,夜宿尼姑庵,不知道避嫌吗?
都市豹子 回复 06-16 12:39
妙不可言处,男人常犯的错误。嫖娼而已
guojia1698
三言二拍中的桥段![得瑟]
客舟听雨
才华横溢,然后考试落榜,牛逼
巴蜀农人
张孝祥,四川简阳人
一苇渡江
桃花庵
衣轻扬
“年轻俊美的状元”不及“才华横溢”的“落榜书生”
驻军
可惜宋朝是个悲催的朝代
wahoo
朝堂清明,人才辈出[点赞]
凤舞九天(锣丝钉) 回复 06-21 14:43
若真清明,人才辈出,大雕何不展翅击风流,偏重文轻武,贪图安逸反被天娇射杀?
老陈醋
知县为大县,小县为县令。
星星之火
古代小说,故事会,主角都是书生,道士,和尚全是反派角色,这是典型的意识形态宣传,通过贬低道士,和尚来抬高书生,因为书生都是来源于士大夫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