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认为周瑜心胸狭窄,妒贤嫉能,没气度。 如果不是妒贤嫉能,他就不会三番五次

末学后进乐 2025-06-24 00:20:25

许多人都认为周瑜心胸狭窄,妒贤嫉能,没气度。 如果不是妒贤嫉能,他就不会三番五次地想害死每次都能识破他计谋的诸葛亮;如果心胸宽广,也不至于因为斗不过诸葛亮而被活活气死,临死前还酸酸地说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 其实这种想法是对小说的断章取义,也可能是“三气周瑜”的回目对一般读者的误导。实际上,小说里的周瑜并非鼠肚鸡肠,也不是独断专行,容不得他人,相反,为了孙氏的江山霸业,他举荐过不少有才能的人,并没有考虑这些人会不会影响他的江湖地位。 比如,后来被孙策认为能够在朝堂上与周瑜平分秋色的张昭(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就是周瑜第一时间推荐给孙策的,一同被他推荐的还有张纮。 孙权继位后,周瑜又向孙权推荐了鲁肃,孙权曾经留鲁肃与他同睡一张床(同榻抵足而卧),这种殊荣在周瑜身上是不曾有过的,可见孙权对鲁肃的喜爱已经大大超过了周瑜。 即便是对诸葛亮,周瑜发现诸葛亮比他技高一筹时,第一反应是招揽,想让诸葛亮为江东效力,招揽不成功,才起了杀意,但他的出发点是为了江东安危,而不是出于妒忌诸葛亮的私心。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