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衣着古风朴实自称执笔游学的居士,堂而皇之的来到一处农户人家的院落里,一个小姑娘手端饭碗正在喂食一对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家,居士招呼道,“小妹妹你好,能到你们家讨碗茶喝吗?”接着连番询问道,这是你的祖父母吗?你多大年纪了?上几年级?等等。 小女孩有些警惕的问道,“叔叔,你有什么事吗?”居士回答说,“没事,就是想来你家讨杯水喝。”女孩大概是腾不出手来招待他,于是就说,“我去喊爸爸回来。” 听到家里来人,女孩父亲立即放下手中农活,快步回来,表现的十分热情,一阵寒暄以后,得知小姑娘的母亲,在她两三岁的时候,就远走高飞了,如今就剩下他们一家四口过生活。 面对如此家庭,居士一阵惋惜,表示要送他们一幅字,问询写什么字?女孩父亲说,“就写个家和万事兴吧!”女孩却说她想要个,“我命由我不由天。”居士就说,“那就送你们一幅青云志,里面正好就有这一句。”一阵龙飞凤舞,一幅书法作品,一气呵成,大气蓬勃。 以上都没有问题,但临走时,发生了一些不妥的小插曲,居士掏出一些零钱,有100多元,表示要送给小女孩零花,买衣服,主人自然拒绝,一番推让,居士将一把零钱硬塞到了女孩口袋里,过程中,居士手搭着女孩肩膀,说,“我以后还会回来看你的。”然后又对其父亲说,“我以后有机会还会回来看望你女儿的。” 当然,我相信,居士是出于一片好心,一片同情心,但是如此表达,我觉得很是不妥,家中明显有一双瘫痪的老人,更需要关怀,需要安慰;他真不应该连番说,以后还要来看望人家女儿,作为一名修身居士,是不是应该拎清自己的身份?而且还是作为一名男性。 毕竟小女孩已经12岁了,还是需要保持一点边界感为好,因为男女有别,就算你真的还要来,也应该说,“以后有机会再回来看望二老。”或者说,“以后有机会再来看你女儿和家中二老。”这样是否显得妥当一些呢?
一位衣着古风朴实自称执笔游学的居士,堂而皇之的来到一处农户人家的院落里,一个小姑
坦荡的梦想呀
2025-06-27 12:49:03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