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住处门前有一家小酒馆,门面不大,却烟火味十足。平日里,我喜欢在这里点两个菜,

睿昊聊科技 2025-06-30 06:54:30

我的住处门前有一家小酒馆,门面不大,却烟火味十足。平日里,我喜欢在这里点两个菜,配一瓶啤酒,三四十块钱就能酒足饭饱,然后再回去继续工作。那种简朴又踏实的满足感,是很多城市人对生活的基本想象。

然而昨天,小酒馆倒闭了。

这里的女老板,是一位带着女工刮大白出身的工头,早年靠勤奋和实干起家,在城市的夹缝中搏出一席之地。她开小酒馆,是想借第三产业完成自己的“阶层跃升”。但如今,她的阶层晋级戛然而止,不得不重新召集老队伍,接点刮大白的小活儿维持生计。只是,现在随着房地产业的持续低迷,连刮大白这种小工程也越来越难找了。

这并非孤例。当前,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等多重冲击叠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把稳定经济大盘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激发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活力,本应成为各地政策着力的重要方向。但令人遗憾的是,个别地方在贯彻落实中央“全面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过程中出现了明显偏差——不是精准施策、因地制宜,而是层层加码、机械执行,甚至演变为“搞形式”、“作姿态”。一些基层干部陷入“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被动局面,社会预期趋于谨慎,民间投资信心受挫,第三产业活力受到压制,这显然背离了中央政策的初衷。

比如现在,我的一个朋友,官居主任科员,已经一个多月没去过饭店吃饭了。

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落实八项规定”的真正内涵:既要坚决防止违规违纪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更要防止“矫枉过正”的官僚主义倾向。“全面”不等于“一刀切”,“落实”不意味着“层层拔高”,既要有原则的坚持,也要有方法的智慧。落实好这项要求,要增强政策执行的精准性、协调性和有效性,防止简单化、粗暴化、一刀切,切忌过犹不及。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根结底要落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务中。像这样的小酒馆、小餐馆,既是千千万万个个体经营者的“生计之所”,也是内需消费结构中的“毛细血管”,更是观察宏观经济冷暖的“晴雨表”。它们的兴衰变化,关系着群众就业、税收稳定、社会信心,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因此,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时,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处理好“制度刚性”与“精准落实”的辩证关系,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推动发展,在严肃纪律的同时激发活力。切不能让原本意在强筋健骨的政策,误伤了市场参与者的信心,动摇了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根基。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记住一点,即经济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综合国力的提升。而国家是由一个个城镇和城镇当中的人组成的,在每个灯火阑珊的城市之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那位工头一样,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努力的奋斗着。希望未来的某一天,门前那个小酒馆还能重新开张,锅里仍是热菜,杯中仍是清酒,而我们的经济,也能在真实的烟火气中,持续健康稳定的向上发展。

0 阅读:8
睿昊聊科技

睿昊聊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