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报考指南又到一年高考志愿季,受微博邀请聊聊专业报考。每到这个时候,后台私信

寄柔说汽车啊 2025-06-30 17:19:43

专业报考指南

又到一年高考志愿季,受微博邀请聊聊专业报考。每到这个时候,后台私信总会有读者留言,该不该选汽车专业,自动驾驶好不好,

个体的命运,当然要靠自己的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进展。

在高考这个节点,选择什么志愿,看起来对我们很重要,但其实没有想象得那么关键。人生有很多选择,高考远不是容错率最低的那个。

行业在变、技术在变,就业形势也一直在变,但有一点从没变过:别为了追“热门”而放弃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回头看看,几年前的热门专业是互联网、大数据,后来又是金融,现在又轮到AI。一茬接一茬,热门轮流坐庄。哪怕你真赌对了一个风口,等大学毕业,可能风口也已经过去了。

汽车行业这几年,智能驾驶、车载操作系统、国产芯片替代,包括品牌出海这些方向,其实都还处在上升期。

从车企招人趋势看,自动驾驶团队里,车辆工程专业占比反而不是最多,许多算法工程师甚至都没有驾照。车企自己也在强调“软件定义汽车”,大量岗位偏向软件工程、算法、数据架构。再比如电池、电驱、热管理,那就是能源工程、电力电子的主场。

行业在变,专业边界也在变。大学选专业的时候,真的没必要太“卡”在某个行业标签上。

更现实地说,大部分人从事的工作,可能和本科专业没有直接关系。

大学的意义,不只是给你一张文凭,而是训练你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系统性思考能力。它是一个“转型期”,让你从高中那种被动接受知识,慢慢学会独立思考,去主动选择人生方向。

所以我一直不赞同“选对专业就赢一生”。大学本科其实没有什么“天坑专业”或“神仙专业”。当年的土木、金融、互联网,现在风水轮流转。周期来来回回,没完没了。

但我们普通人,大多数都没有能力预判周期。赌热门的做法,胜率不高,代价还大。

最后,说说汽车专业本身:如果真的对汽车感兴趣,不用担心就业没有出路。新能源、智能驾驶、自主品牌出海,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风口,不是PPT上的故事。

而且这个行业的复杂程度、技术含量、产业链广度,远比很多人想象得高,未来的潜力,也远没有到顶。

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四年大学不长,但不喜欢这个方向,读着会很痛苦。

大学是人生中最自由、最值得怀念的几年。你会遇到很多第一次:第一次通宵写代码、第一次熬夜复习、第一次被科研狠狠打击,也可能是第一次真正问自己:“我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高考志愿不是终点,也不是命运。它只是你探索人生的起点。

0 阅读:2
寄柔说汽车啊

寄柔说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