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了,不需要那么多钱。”2020年,一生抠门的大学教授王泽霖,却大手一挥捐出了

史纪文谭 2025-07-01 14:31:32

我老了,不需要那么多钱。”2020年,一生抠门的大学教授王泽霖,却大手一挥捐出了8208万元。女儿知道后只说了一句话。   这个抠门了一辈子的教授,一生只大方过那么几次,但回回都不是为了自己。   早些年,受到姐夫这个革命战士的影响,王教授立志要做一个像姐夫一样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于是,在当时我国农业基础明显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下,王教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农业专业,并在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希望为我国的农业技术领域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那个年代,很多朋友都有印象,动不动就会闹禽流感、口蹄疫等对百姓民生带来严重灾害的疾病。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王教授向当时工作的大学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想法。大学领导们自然十分重视王教授的想法,他们也深知这个课题的重要性,只是无奈在那个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学院也是入不敷出,没法给王教授提供太多的科研经费。   王教授对此心知肚明,最后只向学院提了一个要求:给一块地就行。   就这样,他获得了一块地。在这块地上,王教授反复实验,克服各种环境和技术的限制,最终成功攻克了当时困扰全国农民的禽流感问题,创造出了我国本土的禽流感疫苗。   王教授认为这一壮举奠定了他在农业相关技术领域的地位,甚至为此收获了三项专利和12项证书。面对这些荣誉,王教授不骄不躁,继续坚守在科研一线,这一干,就干到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那时,王教授已经70多岁了,深知自己身体状况的他明白,无论多么努力,他在农业科研领域的成就也只能到这里了,   他不能再为底层百姓解决更多问题了。   然而,他心中仍有遗憾。于是,一向以抠门和省吃俭用著称的他,在离开人世之前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将自己这些年来获得的各项专利和技术收益将近8000多万的款项,全部捐献给了自己工作了一辈子的河南农业大学,以此建设更高水平的生物实验室。   这一方面是在为后续的学生们铺路,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在弥补自己当年由于环境限制而造成的遗憾。   对于父亲的这个决定,王教授的子女们没有半点反对,反倒觉得老爸高风亮节,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王教授在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之余,对子女的教育也是颇有成果的。   要知道,这些年能够凭空掏出这么多钱,一方面是由于王教授不断革新技术,攻克难题,为人民带来福祉,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他自己省吃俭用,始终保持了一个中国科研人员艰苦朴素的本色。   据知情人士透露,王教授的生活十分简朴,总喜欢和老伴儿在饭后去公园散步。   也许在某个公园中,你曾与这位改变了中国底层农民根本福祉的伟大人物擦肩而过。   王教授用一生诠释了一个科研人员对祖国的热爱,他的身上凝聚了无数中国科研人士为了国家科研技术发展所做出的奉献与牺牲。   比起国外科学家赚得盆满钵满,中国科学家这样高风亮节、将人民放在第一位的科研精神,是不是更值得人们敬佩呢?

(信源:光明网——“抠门”教授王泽霖,8000多万全捐了!)

0 阅读:0
史纪文谭

史纪文谭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