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媒体发出“通缉令”——逮捕格罗西并处死。原因是伊朗人认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是美国和以色列的“帮凶”,将伊朗核设施的秘密,提供给了这两个国家。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6月中旬,伊朗国内媒体突然对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发出强烈谴责,甚至呼吁对其实施逮捕并判处极刑,原因是其“泄露国家核机密,成为敌对国家帮凶”,而这一指控背后,不仅是对个人的愤怒,更是伊朗对整个国际秩序不公的深切不满。 这一事件的起点,来自于6月12日IAEA发布的一份报告。在该报告中,国际原子能机构再次对伊朗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表达关切,指出伊朗在多个核设施中存在未经申报的铀浓缩活动,尽管报告并未直接认定伊朗在制造核武器,但措辞已足以引发国际社会警觉。正是这份报告,被伊朗视为“递刀子”的行为——为其宿敌以色列提供了合法化军事打击的口实。 果不其然,就在报告发布的第二天——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境内多个敏感设施发动精准空袭。这次突如其来的攻击,并非毫无预兆。伊朗方面指出,以色列不可能在短短24小时内完成对伊境内军事打击的部署与实施,说明早有预谋。而格罗西的报告,无疑为其铺平了政治道路,让军事行动披上了“合法打击”的外衣。 更加令伊朗愤怒的是空袭发生的时机选择。原定在6月15日,伊朗将与美国举行新一轮关于核问题的谈判。然而,以色列却抢在谈判前夕发动攻击,显然是担忧一旦谈判开启,将失去对伊朗动武的正当性窗口。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时序安排,在伊朗看来,不仅是政治算计的体现,更暴露了某些国家联合压制伊朗发展的“阴谋”。 于是,矛头自然转向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原本应充当中立监督机构的IAEA,如今却在伊朗眼中失去了应有的公信力与中立性。从伊核协议的谈判,到后续监督机制的建立,IAEA本应在监督核活动与保障地区安全之间寻找平衡。但此次事件令伊朗彻底失望。 伊朗方面认为,格罗西所代表的,不再是一个国际机构,而是美国和以色列等西方国家意志的延伸工具。 过去几年中,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之间的摩擦屡见不鲜。伊方多次指责IAEA在信息披露上双重标准,在针对伊朗问题上频繁接受美以方面“情报输入”,从而损害伊朗在国际舞台上的信誉。这次格罗西遭“通缉”事件,只是长年积怨的一次爆发。伊朗国内情绪也随之高涨,有关“格罗西通敌”“核打击借口”“国际组织虚伪中立”的舆论迅速在社交平台与主流媒体中蔓延。 这不仅仅是一场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冲突,更深层地反映出一个全球治理体系中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国际组织是否真的中立?是否能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保持独立?伊朗质疑IAEA,实际上是质疑整个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话语权。而这类事件的反复出现,进一步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对所谓“国际秩序”的不信任。 而伊朗媒体呼吁“逮捕并判处格罗西极刑”的激烈言论,则表明局势已经从外交交锋演化为全面对抗。这种强硬表达或许不能代表伊朗政府的官方立场,但足以显示其民间乃至体制内部的愤怒与不安。 对伊朗而言,这不是一次偶然危机,而是其国家主权与安全再次遭遇挑战的集中体现。 这场围绕格罗西的“通缉风波”,将伊核问题重新推上国际焦点,也给未来的伊核谈判进程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伊朗媒体发出“通缉令”——逮捕格罗西并处死。原因是伊朗人认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
南笙的墨舞
2025-07-02 12:13:01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