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法案在参议院通过+鲍威尔讲话+美欧日关税战进入终局阶段,局势似乎正在变得更

功标国际说 2025-07-02 14:51:33

大而美法案在参议院通过+鲍威尔讲话+美欧日关税战进入终局阶段,局势似乎正在变得更加清晰,但是结局却变得越发混乱。

为什么?因为变数在增加。

一、大而美法案在参议院已经正式通过,投票结果50:50,最后由万斯一票定乾坤。

特朗普和共和党赢了吗?法案很快就会在众议院通过,并且如愿在7月4日前摆在特朗普办公桌上等他签署吗?

我的观点可能和99%的文章不同,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大而美法案在经过参议院表决后,反而增加了极大的变数,它会导致法案在参议院被裁定为违规,不得不重新表决甚至直接被否决。

为什么?

因为这个“大而美法案”在进了一趟参议院后,直接变成了“大而美肥球”,像一只臃肿的,肥腻的,没有双腿,只能靠蠕动和不断拍打短小的鳍勉强移动的海象。

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评估,“大而美肥球”所增加的预算赤字,已经从原来的3.3万亿美元(假设让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减税政策失效)扩大到了3.9万亿美元。同时,它也未能满足允许快速通过的“预算协调”程序条件。 CBO指出: “这些数字还低估了法案的真实成本,因为立法中包含了大量人为设定的‘临时条款’。若这些临时措施被永久化,政府借贷总额可能再增加1万亿美元,甚至高达5万亿美元以上。”

怎么理解? ✔预算赤字增加太多: 法案所增加的赤字规模已经从原众议院版本的 3.3 万亿美元,扩大到了参议院修改后的 3.9 万亿美元,接近 4 万亿美元,远超很多中间派和自由派所能接受的财政底线。 ✔无法满足“预算协调”(reconciliation)程序要求:这一点极为重要: “预算协调”是一种允许简单多数(51票)通过预算法案的特殊程序,用于避免参议院常规的60票门槛。 但这个程序有严格限制:新支出或减税不能在10年后继续增加赤字,除非临时性条款设定“过期”。 现在CBO明确指出,这个法案依赖大量“虚构的过期条款”(即形式上10年后终止,实则未来必然延期),这种操作违反了预算协调的规则。

民主党和马斯克不是想要阻止法案通过吗?现在有了一个“良机”,就是以预算协调违规为由,要求以60票通过的方式,重新进行表决。

我的设想有多大的概率实现? 在参议院,议事程序官员(Parliamentarian) 是一种非政治、但拥有解释议事规则权力的重要技术职位。 职责是根据《参议院规则》判断某法案是否可以使用预算协调程序。 如果裁定某条款违规,该条款必须被剔除或走60票程序表决;

所以,未来一两天才是博弈进入深水区,真正开始神仙打架的时间。也是马斯克和民主党的“试金石”,你们是真的要阻止法案通过?还是在演戏?

二、再来看看鲍威尔,他在周二发表讲话,将端水大师的平衡特长发挥到了极致。

周二,他在葡萄牙参加欧洲央行举办的央行会议,他的原话是:“我们正在等待,这一点没有变。只要美国经济保持稳健,我们认为最审慎的做法就是等待、观察,并了解这些关税可能带来的影响。”

根据美联储喉舌Nick Timiraos评价:鲍威尔回避了一个关于7月的尖锐提问,拒绝在政策会议还有四周的情况下就任何选项做出排除。他整体的表态几乎没有透露出美联储正试图为本月降息铺路的迹象。

不过,昨晚,美元指数短暂的跌破了96.5这个关键的技术阻力位,也创下了2022年以来的新低,如果美元指数持续下跌并且最终跌破96.5,则意味着美元将进入95-93区间,这种在降息开始前就出现的快速贬值,也会一定程度上遏制美联储的降息进程。 所谓的通胀和就业从来不是美联储的双重使命,美元和美债才是,所以如果要遏制美元恶性贬值的可能性,鲍威尔应该在7月开始加息。

同时需要关注的是,美元兑日元汇率也在快速的下跌,跌入143区间,要小心日元套利交易平仓的风险,尤其是英伟达这只最重要的套利交易标的股票下跌了2.97%,这需要引起警惕。

最后,欧盟和日本正在艰难的和美国打关税战,特朗普对日本的耐心几乎已经用尽,他给日本的最后期限是7月4日,如果日本再不放下对大米的执念,可能就要面临30-35%的关税。

大而美法案+关税战+大幅降息=货币贬值+通胀=深度负值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预期)=以美元计价的债务将大规模缩减。

达里奥的最新文章中这样一段表述:

政府决策者应对债务过多问题最隐蔽、也是最喜欢和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降低实际利率和实际货币利率。 虽然降低利率和货币利率,可能在短期内对债务起到缓解作用,但它会减少对货币和债务的需求,并引发长期问题,因为它会降低持有货币/债务的回报,从而降低债务作为财富储备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较低的实际利率具有刺激作用,这通常会导致债务增加,从而使问题更加严重。

这是对于美国目前债务状况,最简单也是最深刻的解释。

0 阅读:33
功标国际说

功标国际说

古人日以远,世界字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