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中将汤尧好不容易逃到台湾,然而却又被蒋介石赶回大陆,仅16天就被解放军活捉,他苦笑道:我是飞机送回来的俘虏。那么,汤尧都逃到台湾了,蒋介石为何要把他赶回大陆呢? 1949年西南战役打响时,川滇地区还有近百万国军残部,但此时国民党大势已去,所以这些留下来做最后抵抗的国军部队兵心涣散,不光每天都有士兵逃跑,就连那些国军高级将领也在想尽一切办法逃去台湾,这其中就有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汤尧。 在国军将领中,汤尧并不出名,不过他的履历很是光鲜。 汤尧是安徽合肥人,早年在合肥武备学堂和陆军大学特别班进行过系统的军事学习,对兵器方面也很有研究,后来他到广州追随孙中山时,获得了在黄埔军校做兵器教官的职务。 不得不说,汤尧很适合军事教育方面的工作,比如他在黄埔军校时,便因独特的教学魅力和深入浅出的讲解风格,赢得了学生的喜爱,而他教出的优秀学生也有很多,比如陈赓、胡宗南等著名将领都是他的学生。 1930年,汤尧担任中央军校辎重研究班学生队队长,后来又被任命为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教育训练处副处长,至1934年又被任命为第4集团军兵站总监部参谋长。 抗战爆发后,汤尧先后担任过32集团军参谋长及中缅印战区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兼昆明补给区司令。 抗战胜利后,他又先后担任国防部参事室中将主任及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等重要职务,并且被授予中将军衔。 然而光鲜的履历并不代表汤尧有突出的军事能力,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汤尧从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所以他没有前线指挥作战的经验,但这并不妨碍他疯狂敛财,比如他利用职权,压榨百姓,甚至还与青帮勾结,在青帮里混得了名头,至于吃喝嫖赌,那是他的标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军事上没有建树的人,却偏偏在蒋介石面前讲起军事来滔滔不绝,让蒋介石不光认为他有很强的军事才干,还异常信任他,而他也l得以一直身居要职。 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时,虽然也有国军将领投诚起义,但是大部分国军将领由于家人在台湾,纷纷动用各种关系换得去台湾的机会,比如汤尧的逃亡就历尽周折。 在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汤尧带着机关单位先是逃到广州,结果广州很快也被解放,于是他听从蒋介石命令,又率领部队前往云南协助云南省主席卢汉建立大西南防线。 没想到汤尧刚去不久,卢汉又通电起义,为了扭转败局,他曾率兵攻打昆明,但由于指挥不力,再加上国军部队士气低迷,因此几乎不战而败,而他见形势不妙则立刻抛下部队,乘飞机逃到了台湾。 在抵达台湾后,汤尧认为终于安全了,没想到蒋介石还幻想着国民党第8军和26军能守住云南,好作为他反攻大陆的基地,所以蒋介石决定派一个值得信任且又有军事才干的人去指挥作战。 原本,蒋介石打算派顾祝同去,但老谋深算的顾祝同深知此去必是凶多吉少,便把这份差事“让”给了汤尧,于是在1950年1月,蒋介石任命汤尧为陆军副总司令兼第8兵团司令,率领第8军和26军在云南抵御解放军攻势。 汤尧心中很是不满,但军令如山,他只得坐飞机又飞回了云南。 抵达云南后,汤尧对军队进行整顿时才发现实际兵力只有1万余人,并且由于在先前的战斗中屡战屡败,军心早已动摇丧失了战斗力。 其实汤尧也对和解放军作战不抱有希望,所以他将兵力调到了蒙自,还特意派了2个营的兵力保护机场,为的是一旦发现形势不对,他就立刻乘飞机逃往台湾。 一切安排好后,汤尧便放下心来在城里看戏赌钱,日子过得相当滋润,然而他哪里知道解放军已经兵分三路:左路切断国军后路,中路占领蒙自机场,而右路则采取佯攻的策略,吸引和麻痹国军注意力,果然汤尧将解放军右路当作了主力部队,结果当他发现形势不对时,机场已经被解放军占领。 面对如天降神兵的解放军,国军部队不战而溃,最终被解放军包围,而汤尧被活捉时,还自嘲道:“他是飞机送回来的俘虏。” 被关进功德林后,由于担任陆军副总司令只有16天,所以大家就封汤尧为“十日总司令”,而汤尧由于多才多艺又幽默风趣,成了大家的开心果,但汤尧始终对思想改造消极抵触,所以当杜聿明、王耀武等人都获得特赦后,他仍在狱中和黄维一起鼓捣“永动机”,最终于1962年病逝于功德林。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1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