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高书记把“禁酒令”拉回了正轨
前段时间我们发了两篇跟“禁酒令”有关的文章得到很多网友的关注。
这说明“禁酒令”目前影响的不是个别人员,也不是个别地区,而是在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
大家也被“禁酒令”压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不过从官媒的一些表态,再到一些地方官员的行动来看,“禁酒令”的风向正在慢慢地改变当中。
1
最近半年重庆荣昌区的高洪波书记非常火,他频频在网上曝光。
从重庆卤鹅,再到荣昌区政府开放食堂供社会使用,每一次做法都吸引了足够的眼球,也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
他就像一股特立独行的清风,让大家感受到原来政府跟普通民众的距离可以这么贴近。
如今面对各地轰轰烈烈的“禁酒令”,高洪波书记再次挺身而出。
近日,高洪波书记请客吃饭的事情在网上挺大的。
6月29日,高洪波书记去辖区内的一些企业进行考察,到了中午时间,他特地请了当地的一些企业负责人以及职工,与他们共进午餐。
高洪波书记作为一名厅级干部,可能在大家的印象当中,他们应该有特供的食堂,即便外出就餐也应该吃得比较体面一些。
然而他却把请客的地方选择在了“苍蝇餐馆”
从曝光的视频内容来看,当天他们聚餐餐馆很小,只有几张桌子,属于典型的夫妻店,连老板跟服务员一起才三个人。
但饭馆再小也不影响他们吃饭的心情,他们一行二十几个人分两桌就餐,吃的都是当地的一些特色菜,大家其乐融融。
从曝光的菜单来看,他们每桌总共点了10套菜,最贵的是红烧土鳝鱼98元每盘,最便宜的炒时蔬12元,最后每桌消费554元,两桌总共消费1108元。
最后老板抹了个0,收了1100元,相当于每桌的消费是550元,平均下来每人的消费金额大约是50元。
这个消费是非常普通的消费,跟普通市民吃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一个厅级干部请客竟然这么“小气”,很多人都调侃说太寒酸了。
2
不过看到高洪波书记请客吃饭,很多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这不是“顶风作案”吗?
殊不知道,这段时间各地方的“禁酒令”可是层层加码,很多公职人员无论是工作日还是非工作日都只能窝在家里,既不敢请客,也不敢接受别人的请客。
而大家之所以这样小心翼翼,因为各地方对“禁酒令”的要求太严了。
综合各地网友反馈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地方都要求公职人员三个人以上聚餐要报备,甚至家里来亲戚好友吃饭了,有地方都需要报备。
还有一些地方更严的,有可能在晚上突然叫你去测酒,或者早上上班的时候有专门的测酒。
面对这些严格的“禁酒令”,大家都不敢随便外出吃饭,更不敢随便请客。
因为大家根本拿不准违规的尺度到底在哪里。
有时候你觉得请同学、朋友、同事吃个便饭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这只是人情往来,朋友之间的一种聚餐。
但有些地方就有可能莫名其妙地给你安上一个违规吃喝的帽子,然后进行通报,严重的有可能会被警告。
正因为如此,大家都是小心翼翼,本着不吃喝就不违规的原则,以求自保。
然而荣昌区的高洪波书记却有点“逆行”。
他不仅请客吃饭了,最关键的还是请一些企业的老总吃饭,而且金额还不小,两桌达到了1100元,而且聚餐的人数达到20多个。
按照一些地方的“禁酒令”尺度,这种请客行为给一个警告都不过分,甚至可以被定义为搞“小团体”。
大家不要觉得这是小题大做,现实当中有些地方就是这么荒唐。
比如前段时间安徽某地的一家农商行两名员工外出办理业务,刚好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客户请他俩吃了两碗干扣面,每碗也就几块钱,再加上其他小吃每个人的消费也就10来块钱。
最后这两名客户经理却被判了个违规接受“宴请”,然后被通报批评,每人还被扣了3000元的绩效。
10来块钱的一碗面就可以被定义为“宴请”,参考这个尺度,高书记请客一下花了1100元,那岂不是“豪华大餐”?
最关键的是他不仅请客吃饭了,还被媒体曝光了,而且在网上的影响还挺大的,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对于这种聚餐潜在的风险,难道高书记不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而他之所以逆行请客吃饭,我觉得就是要告诉大家,正常吃喝并不等于违规吃喝,要把扭曲的“禁酒令”拉回到正轨上来。
3
禁酒令的初衷是好的,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举措,禁止公职人员在工作期间饮酒,禁止各种违规吃喝,公款吃喝,违规接受宴请非常有必要。
因为很多腐败往往都是从嘴巴开始的。
纵观那些落马的腐败官员,没有什么腐败是天生的,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一身正气,一心为民,满怀抱负。
但在各种糖衣炮弹的攻击之下,很多腐败往往都是从一杯茶一杯酒开始,然后慢慢地变成宴请,出入各种会所,违规接受各种物品以及现金。
但所谓吃别人的嘴软,拿别人的手短,一旦底线被撕开了,你再也缝不回来了,最后很多人就破罐子破摔跟一些违法违规分子沆瀣一气,彻底沦陷。
对于这种腐败的演化,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可能觉得一顿饭没有什么问题,自己能够控制得了,但无数个腐败案例证明,有了第1次就会有第2次第3次。。。
这些血淋淋的现实告诉大家,反腐必须防微杜渐,腐败必须扼杀在萌芽里面。
所以为了防止腐败,适当的禁酒非常有必要,这也得到老百姓的积极拥护。
但在禁酒的过程当中不能一刀切,更不能层层加码。
公职人员有两种身份,一种是作为国家公务人员,理应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不能做任何违法违规的事情。
但除了公职人员身份之外,他们也是一个普通的居民,他们也有日常的消费需求。
所以必须把违规吃喝跟正常的吃喝严格区分开来,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一刀切。
合理,合法,合规的个人生活应该得到正常的保护,合规的个人请客也不应该过多地干涉。
就像荣昌区的高洪波书记一样,虽然他请客吃饭了,但他花的是自己的钱,没有用公款吃喝,单纯是为了跟大家一起吃饭,没有任何利益交易,这种吃饭不会对国家的财产造成损失,更不会出现公权滥用。
相反,这种合理合规的个人吃喝对促进消费,带动烟火气,提升小摊小贩的收入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在很多小地方其实都没有什么产业支撑,居民的收入来源大多是靠服务业,比如餐饮、零售等等。
而这些产业的发动机往往来源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这些职工,因为这些职工他们的工资是由财政发放的或者由国企发放,整体收入比较稳定,而且相对比较高,他们的消费能力比较强。
这些特殊的属性让他们成为一些小地方消费的动力源头,只有他们消费了,才能带动更多餐饮、零售的发展,才能带动更多的就业,从而提升整个居民的收入水平。
只有整体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了,才能带动更多的消费,更多的产业,贡献更多的税收,然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正如高洪波书记所说的那样:
“我的工资就是纳税人给的,纳税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公务员)不去支出,小摊小贩就更没有收入。我们都不消费,民生就没有钱了。”
这话真的说到了普通老百姓的心坎里。
最近几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实体经济并不太好过,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商家来说,他们抗风自身能力更差,很多小商家收入都大不如前。
这时候更需要政府部门带头去支持消费,这样才能带动消费的增长,带动更多的就业,更多的居民收入提升。
对此大家也希望各地能够对扭曲的“禁酒令”进行纠偏,把它拉回到正轨上来,严格区分正常吃喝和违规吃喝,就像高洪波书记那样以身作则:有消费能力的人要带头消费、带动消费、带领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