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
今天,反内卷的话题,突然在A股火了——光伏、钢铁、煤炭等多个板块大涨,炒的就是反内卷的逻辑。
前天晚上,传出光伏玻璃头部企业宣布减产30%的消息;
今天,又传出“唐山7月4-15日烧结机限产30%”的消息;
煤炭方面,传闻7月10号行业内开会,也是关于限产的。
都是限产,都被归入了反内卷的范畴。
关于内卷的话题,哨兵之前讲过很多次,问题的关键主要在于需求严重不足,而不是供给过剩!
当年,钢铁煤炭等行情的供给侧改革,老股民应该都有印象,当年钢铁煤炭等板块都涨疯了。
那是打着环保的名义,淘汰掉了大量的落后产能(比如 “地条钢”等),导致了钢铁煤炭的涨价。
但同时,大量的落后产能的关停,其实也造成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的损失。
在当年那个时候,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所以没有造成什么明显的影响,很快就消化掉了。
但是,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看在眼里。
如果企业减产30%,那会不会造成30%的岗位受到影响?
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岗位受到影响,结果可能是损失一些岗位,同时留下的人也少加一些班。
但减产的结果,必然是员工收入的下滑,这一点,想必大家都认可。
就业岗位的损失,加上在职员工的收入减少,那结果是什么?
必然是需求的进一步下滑!
这能解决供需失衡的问题吗?
解决不了!
限产的初衷,是希望减少供给之后,供需恢复正常;可是需求也减少了,那不还是失衡吗?
而且,收入减少之后,供给端涨价的产品,又要靠谁来消费呢?
哨兵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内卷是结果,不是原因!
原因是需求不足,然后才导致了供给端的持续内卷!
最近,有一个鲜明的证明,就是5月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此前跟大家分析过,5月PPI同比下滑3.3%,超出市场预期。
为什么会这样呢?
那是因为关税的问题,导致海外需求不足,所以国内的企业被迫降价来抢占市场。
对于需求不足的问题,解决之道哨兵也反复讲过,无非就是两点:
一是分配体制改革,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二是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让老百姓敢于消费。
但这两点,哨兵也反复提过,根本就做不到。
那需求端的问题,其实也是解决不了。
需求端解决不了,那国内的内卷问题,就难以真正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现实的手段是什么?
就是昨晚哨兵在留言区讲的那句话:死道友不死贫道!
中国企业现在大量的出海,涌向海外,其实就是到海外去继续“卷”,把当地的企业给“卷死”。
还有一个证据是汇率。
上周,哨兵在《货币战争!》一文中提过,人民币兑美元保持了相对稳定,但美元指数持续大幅走低,这意味着人民币相对于其它的非美货币,出现了明显的贬值。
这样的结果,是有利于中国的商品出口到非美国家的(美国以外的国家)。
这也要“卷死”这些非美国家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