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7月5日末日论”疯传,漫画预言引发社会焦虑,大地震预言会成真吗?最近这几

庚黑星君 2025-07-04 00:18:54

“日本7月5日末日论”疯传,漫画预言引发社会焦虑,大地震预言会成真吗?

最近这几天,网络上突然炸锅了,大家都在传一个消息——说日本在2025年7月5日那天,要迎来“末日”,国土被海水吞没三分之一,闹得连中国游客都忙着退机票、改行程。

这事儿挺邪乎的,源头是30年前的一部老漫画《我所看见的未来》,作者龙树谅自称梦见了未来场景,曾经就预言过2011年大地震,还蒙对了好几回。日本官方早就出来辟谣,说地震预测哪能精准到某一天?根本没啥科学依据。

但民众就是信,有人买水囤粮,有人提前把钱花光,YouTube播放量都破亿了。中文网络也跟风吵翻天,有人说是中日关系紧张的投射,有人觉得就是日子过得不顺心。

归根结底,这事儿暴露了社会深层焦虑,经济不行、地震阴影重,现在恐慌情绪一传染,大家就容易乱。说白了,预言真不真不重要,关键是咱们得保持理性,别被网络情绪带偏了。好了,今天咱就详细聊聊这场风波,看看背后的来龙去脉。

说起这个预言,其实挺简单:有个叫龙树谅的日本漫画家,在1999年画了部作品叫《我所看见的未来》。画里头记录了她的“梦境”,其中有个预言讲2011年3月有大灾难,结果真对上当年的东日本大地震,这事儿一传开,她就成了“预言家”,被人捧上天。

后来2021年漫画重印,又加了新内容,直接点明2025年7月会有大灾难。这回人们就把焦点锁定在7月5日,说日本三分之一国土要被海水淹掉。网上视频炒得火,不少大V也跟着转,搞得人人紧张兮兮。

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么多人信这个?一方面,龙树谅的名气太大,她15个旧预言里命中10个,普通人一听就觉得准得邪门。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自己也在煽风点火。最近东京内阁发布报告说,未来30年内南海海槽地震的概率有80%,可能死30万人。

政府本意是提醒防灾,可老百姓一合计,“哦?这不就跟漫画对上了吗?”尽管气象厅和国土地理院专门发声明,强调地震没法提前测到日期,漫画纯属巧合瞎猜,但民众压根不买账。

看互联网上那些热传视频,播放量蹭蹭涨,有人直接晒囤的粮食桶和水箱,还有小年轻在网上逗乐子,“末日前得赶紧花光存款,不然亏大了”。

这背后啊,是日本社会的心理包袱太重。你想啊,日本岛就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2011年那场大地震带福岛核泄漏,阴影到现在没散开。经济呢,停滞二三十年了,年轻人不想结婚生孩子,老龄化全球最严重。

日子过得憋屈,心里就更容易焦虑。末日预言一出来,就像泄洪口一样,成了情绪出口。有人分析说,中文网络上也吵得凶,可能和中日关系波动相关;

但更多网友坦白,“生活压力太大,这种预言让我感觉不是一个人在受苦”。算法推荐也火上浇油,抖音上相关话题刷屏,理性分析的声音反而被淹没。

预言闹剧一闹大,实际影响也跟着来了。旅游业第一个遭殃。日本正指着2025年大阪世博会大赚一笔,目标是招3000万外国游客。可现在呢,数据显示香港飞东京航班预订量掉了10%,台湾这边超过半数人取消赴日行程。

中国游客群里也人心惶惶,有人退酒店、改签机票,说是“不敢冒险”。这种损失对日本政府来说,真不是小事。看看中文论坛,大家讨论来讨论去,焦点已经从预言转移到“日本安不安全”,连国旅协会都统计出恐慌情绪在蔓延。

预言本身其实没啥可怕,龙树谅自己都出来澄清了。她通过出版社发声明讲,“梦见灾难场景不奇怪,那只是可能发生的画面”。她倒觉得是好事——这波关注能提醒社会多防备,比如加强应急训练。

这话挺实在的,日本地震防灾体系全球领先,靠政府预警系统比靠“梦境”管用多了。中国公众也当学到一课:信息轰炸的年代,提高科学素养是关键。别被网络炒作忽悠,多问问官方数据,比如地震专家说,精准预测某天灾难是伪科学。

眼瞅着7月5日没几天了,预言成不成真,大伙儿坐等就行。但这场风波说明一件事:世界本来就不确定,地震台风谁也说不准,咱们能做的就是保持理性头脑。别再囤粮瞎担心了,不如借机检查下自家的应急包。科学防灾才重要,预言终究只是故事。说白了,生活该过还得过,焦虑解决不了问题。

0 阅读:176

猜你喜欢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