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小米SU7一开卖,三分钟订单就冲破了20万大关!这数字听着都吓人,跟放卫星

锐擎看科技 2025-07-04 06:47:44

雷军的小米SU7一开卖,三分钟订单就冲破了20万大关!这数字听着都吓人,跟放卫星似的。雷军站在聚光灯下,喊得挺响亮:“要让中国车走向世界!”那股子豪情壮志,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一时间,好像小米这车还没怎么跑上马路,就已经要冲出地球了。

可偏偏有人在这热闹头上,泼了一盆凉水。泼水的是谁?吉利的老大,李书福。人家没指名道姓说小米,但话里的意思,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听得懂。

他说:“造车是长跑,光靠热闹没用,得靠真功夫。”这话就像一根针,直接戳在了气球上。他还打了个比方:“没底蕴的企业,就像没根的树,活不久。”这话说得,真是又狠又准,直指那些只靠粉丝摇旗呐喊、销量冲得快但不知道能不能站得稳的新玩家——小心摔大跟头!

李书福说这话,可不是光耍嘴皮子。人家有底气,这底气是实打实干出来的。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那可是轰动一时的大新闻。但李书福拿到沃尔沃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不是急着挂吉利的标去卖车,而是闷下头来,扎扎实实地搞技术融合、抓管理体系、挖人才储备。

后来收购路特斯,路子也一样。他明白,牌子拿过来了,里面的“真东西”——技术、管理、人才,这些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得一点一滴去消化、去吸收、去变成自己的肌肉。这过程,耗时费力,远不如喊口号、搞营销来得热闹快活,但却是真金白银的积累。

反观现在,不少新势力冲进汽车圈,玩法挺像。靠着互联网那套营销打法,聚集大量粉丝,发布会搞得像演唱会,订单数字刷得飞起,看着一片红火。粉丝经济确实能带来惊人的短期销量,让数据报表很好看。可汽车这东西,跟手机不一样。

它是要在路上跑的,是动辄承载着几条人命的,是要经历风吹日晒雨淋、各种复杂路况考验的。消费者买回去,不是摆着看,是要天天用的。能不能开得住?安不安全?出了问题找谁?服务跟不跟得上?这些才是用户最终天天要面对的问题,光靠粉丝的热情和一时的热闹,撑不起这些实实在在的需求。

李书福那盆冷水,泼得其实挺及时。他提醒所有人,也包括那些看热闹的消费者:汽车行业的门槛,远比想象中高。它拼的不是谁嗓门大、谁粉丝多、谁订单数字刷得快。

它最终拼的,是技术的积累,是制造的精度,是质量的控制,是供应链的管理,是服务的网络,是应对各种复杂状况的经验和底气。这些东西,需要时间,需要沉淀,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反复的锤炼,就像一棵树要深深扎根才能枝繁叶茂。没有这个深扎下去的根,再热闹的场面,一阵大风就可能吹倒了。

小米开局的火爆,证明了雷军的号召力和营销能力确实强。但开局只是起点,真正的考验在后面漫长的赛道上。李书福的话,就像给这场狂奔中的新造车运动敲响的警钟:热闹过后,终究还是要回到造车的本质——靠真功夫说话,用硬实力扎根。否则,那棵看似枝繁叶茂的树,可能真经不起风雨。

0 阅读:101

评论列表

用心相印

用心相印

10
2025-07-04 07:47

这老登越来越接近那个老登了

无聊逛逛U打打假

无聊逛逛U打打假

3
2025-07-04 22:03

耍猴专业户

归零

归零

2
2025-07-04 10:30

[并不简单][并不简单][并不简单]

用户10xxx24

用户10xxx24

2
2025-07-04 09:57

[微笑][微笑][微笑]

流年

流年

1
2025-07-04 18:14

支持吉利李董的观点!一切以实力说话!只有深耕技术、造最安全车才是王道!!

车前草

车前草

1
2025-07-04 16:05

人家“光明正大”:靠投资媒体封闭真相保障信誉,吹洗忽悠骗天下来营销;与外部打压联动,买“自研”,除了标签外有什么控制权?→掂量民众的智商、民族意识。

猜你喜欢

锐擎看科技

锐擎看科技

锐擎喜欢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