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骗中国人,能不能好好住酒店!“据新闻晨报6月23日报道,深圳,一对情侣入住深圳的一家酒店,男子先去卫生间美美地洗了个澡,可当女友进去洗澡时,竟然发现花洒上有风干了的排泄物! 深圳某假日酒店内,一对情侣的住宿经历掀开了酒店卫生管理的隐秘角落。
2025年6月22日,男方使用房间花洒洗澡后,女友发现喷头表面附着数块风干的排泄物,两人立即拍照取证并投诉。
酒店回应免除房费并启动调查,但拒绝支付当事人提出的8000元精神赔偿,仅承诺承担医疗检查费用。
此类事件并非孤例,2024年3月,深圳罗湖区喜悦假日酒店同样被曝光花洒存在粪便状异物,住客张先生要求赔偿时,酒店仅愿支付800元精神补偿。
业内前员工透露,深层原因包括两方面:部分住客存在用烧水壶煮内裤、毛巾擦鞋等极端不文明行为。
另一方面,保洁人员每日需完成超量房间清扫,人均单间清洁时间被压缩至10分钟,导致花洒接口、排水口等隐蔽区域成为清洁盲区。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细则》第14条,酒店必须对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标准。
2024年西安某酒店因未按规定清洁布草,被卫生部门处以500元罚款并限期整改。
北京市《经济型酒店设施与服务规》进一步明确:客房清洁需实现”无灰尘、无污渍、无异味"三重标准,杯具消毒必须一客一操作,且要求每日记录消毒流程。
现实中多地卫生检查单显示,超四成酒店未落实卫生检测结果公示制度,顾客用品用具检测数据缺失最为突出。
监管手段正从罚款向信用惩戒升级,深圳涉事酒店所属集团已被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卫生许可证面临暂扣风险。
北京市新规要求酒店设置清洁流程电子追踪系统,客房抹布需按用途分色管理,消毒间加装监控设备。
消费者自保策略也在进化,便携式紫外线检测笔、食品级硅胶折叠花洒等成为差旅新装备,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此类产品销量同比激增210%。 信源: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细则》 《经济型酒店设施与服务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