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高超音速导弹突破铁穹!海法炼油厂瘫痪,以色列燃油储备72小时告急,国际油价暴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7-04 16:29:53

伊朗高超音速导弹突破铁穹!海法炼油厂瘫痪,以色列燃油储备72小时告急,国际油价暴涨13%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近日披露,以色列海法炼油厂的受损程度远超预期,这家供应全国60%燃油的能源枢纽因伊朗导弹袭击遭受重创,预计要到2025年10月才能全面恢复运营。 这场持续四个月的停工,让以色列的能源供应链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海法炼油厂位于以色列北部港口城市海法,是该国最大的炼油设施,每日加工能力超过12万桶原油,不仅承担着全国60%的柴油供应,还为40%的汽油需求提供支撑。 6月15日凌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发动“真实承诺-3”行动,多枚导弹直接命中炼油厂的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和配套发电厂,导致整个设施陷入瘫痪。 炼油厂运营商巴赞集团确认,袭击造成3名员工死亡,关键设备严重损毁,所有生产线被迫关停。 这场袭击的直接后果是以色列燃油供应体系的崩塌。 由于炼油厂停产,全国柴油库存迅速消耗,运输业首当其冲,以色列公路运输协会数据显示,全国70%的货运卡车因柴油短缺被迫停运,生鲜食品配送延误导致超市货架空置率攀升至30%。 汽油供应同样吃紧,加油站排起的长队绵延数公里,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限量加油的情况,炼油厂的发电厂被摧毁后,周边工业设施的电力供应也受到波及,多家工厂因停电被迫减产。 为缓解危机,以色列政府启动紧急预案,加速从国外进口燃油,协调能源企业调配储备,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以色列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燃油进口量同比增长47%,主要依赖从欧洲和非洲进口柴油。 但进口替代存在明显滞后,从签订采购合同到油品抵达以色列港口需要至少两周时间,且运输成本因红海局势紧张上涨了20%。 土耳其近期宣布限制向以色列出口航空燃油和机油,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应的压力, 伊朗的袭击行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对以色列持续空袭其核设施和能源基地的报复。 6月14日,以色列战机袭击了伊朗南部的布什尔省炼油厂和南帕尔斯天然气田,这是以色列首次将攻击目标扩大到伊朗能源基础设施。 作为回应,伊朗在次日对海法炼油厂发动导弹袭击,并明确表示“以色列每袭击一次伊朗设施,伊朗将以双倍力度反击”。 这种以牙还牙的对抗模式,使得两国冲突从军事领域延伸至经济命脉的争夺, 海法炼油厂的受损还引发了国际能源市场的连锁反应。 袭击发生后,国际油价一度上涨8%,布伦特原油价格突破78美元/桶,欧洲柴油期货价格创三个月新高。 国际能源署预测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将过剩,但市场对中东局势升级的担忧仍推高了风险溢价。 伊朗议会安全委员会成员已公开讨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可能性,若这一战略要地被切断,全球34%的海运石油出口将受到威胁,油价可能飙升至130美元/桶。 面对这场能源危机,以色列政府正面临多重挑战,既要应对国内燃油短缺引发的民生压力,又要在国际舆论中争取支持。 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袭击发生后紧急召开安全内阁会议,承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障能源供应”,但并未透露具体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以色列军方加强了对其他能源设施的防御,在海法港部署了“铁穹”防空系统,并增派无人机对周边空域进行24小时监控。 这场冲突的长期影响正在显现,海法炼油厂的修复工作预计耗资数亿美元,炼油厂修不好,石油进不来,经济停滞,民生困苦,连国防都成问题,且需要从欧洲进口关键设备,这将进一步加重以色列的财政负担。老百姓天天在抗议,政府焦头烂额,内塔尼亚胡的位子怕是也坐不稳了。 伊朗通过精准打击以色列能源软肋,不仅削弱了对手的战争潜力,还在地区博弈中占据了战略主动。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