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人数远超学术岗数量##博士生也学历通胀了# 读博就能稳拿高薪、当教授?现实

量子位 2025-07-04 18:00:41

#博士人数远超学术岗数量##博士生也学历通胀了# 读博就能稳拿高薪、当教授?现实可能比你想象的残酷得多。 在过去的十年间,博士毕业生数量剧烈增长: 在经合组织的38个成员国中,1998年至2017年间新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几乎翻了一番 在中国,博士生人数从2013年的约30万人翻倍至2023年的60多万 然而,学术界的职位数量却没跟上增长步伐。换句话说,博士们正在面临一场“学历通胀”:学位越来越不值钱,竞争却越来越激烈。 传统观念里,博士就该搞学术。但在学术界“僧多粥少”的背景下,大家也不得不开始另谋出路: 在英国,超2/3的博士毕业后去了企业、政府甚至完全无关的行业。 在南非,近20%的博士抱怨找不到对口工作,最后只能“将就”干别的。 好消息是:尽管博士毕业生们四处“开辟新战场”,但他们的职业满意度普遍较高。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超过90%的博士毕业生表示对自己的职业感到满意。 伴随博士生“另谋出路”而来的另一个尖锐问题是:究竟博士学位能否带来足够的就业能力和实打实的收入提升? 一般来说,博士毕业生的小时工资通常高于硕士毕业生。但在法律、经济和管理等领域,博士的收入甚至比硕士还要少一点点。 如果算上少赚的几年工资,和工作年限增长带来的晋升机会,博士的“经济回报”可能还不如硕士。 面对这种“新常态”,许多研究人员开始呼吁重新评估博士学位的意义,改革高等教育体系,适应博士毕业生职业格局的变化。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琢磨出了一些“自救”的方法:日本、德国和英国等国家开始在博士学习期间为学生提供培训和带薪实习,或者让学生直接去企业做研究。 如果你还在纠结“要不要读博”,不妨先给自己两个灵魂拷问: 你真的热爱学术,还是只想拿个“最高学历”? 你能接受花5年时间,换一个可能不如预期的工作吗? 博士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但这条路,可能比你想象的更窄。

0 阅读:43
量子位

量子位

关注前沿科技资讯,追踪人工智能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