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进成都打开国库一看,惊出身冷汗,终于明白司马懿不如诸葛亮。 城门破了,喊杀声渐渐弱下去。邓艾骑着马,马蹄踢过满地碎瓦,往成都皇宫去。他早听说蜀汉富饶,想着怎么也能捞着金山银山,好回去跟司马昭请功。可等推开国库大门,里头的景象,让他这个见惯了大阵仗的将军,心都凉了半截。 库房里空荡荡的,墙角结着蜘蛛网,几袋发霉的粮食歪在地上,铜锈斑斑的兵器堆得东倒西歪。邓艾蹲下身子,扒拉开灰尘,只找到几枚破旧的铜钱。他猛地想起出征前,司马昭拍着他肩膀说"拿下蜀汉,金银财宝随便拿",这会儿倒像是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 要说这蜀汉,当年诸葛亮治蜀的时候可不是这样。那会儿都江堰的水哗啦啦流,田里的稻子金晃晃的,蜀锦一匹匹往外卖,连东吴的达官贵人都抢着要。可再看现在,姜维九次北伐,仗越打越穷,百姓税赋一重再重。更要命的是,刘禅宠信黄皓那阉人,朝廷里结党营私,本该进国库的钱粮,都落进了这些人的腰包。 邓艾突然想起父亲讲过的故事。当年司马懿和诸葛亮对峙五丈原,诸葛亮派人送了套女人衣服去羞辱他,可司马懿愣是忍着不发兵。大家都说司马懿能忍,熬死了诸葛亮。现在想想,诸葛亮在的时候,蜀汉虽说地盘小,可国库充盈,百姓安居,军队上下一心;再看司马懿父子,虽说抢了曹魏的江山,靠的不过是阴谋诡计,朝堂上明争暗斗不断,底下百姓怨声载道。 邓艾摸着墙上剥落的朱漆,想起自己在阴平小道冒险偷渡时,蜀军居然毫无防备。要是诸葛亮还活着,就算十万大军也别想偷偷摸到成都城下。人家治军用的是"赏罚分明"四个字,街亭失守,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马谡说斩就斩;而司马家呢,靠的是血腥镇压,曹爽那帮人稍有反抗,就被灭了三族。 走出库房,邓艾望着成都灰蒙蒙的天直摇头。诸葛亮治蜀,靠的是真心为百姓打算,兴水利、办学校,把蜀汉从一个穷乡僻壤变成能和曹魏掰手腕的强国;司马懿父子呢,眼里只有权力,为了篡位不择手段。一个是把国家当孩子养,一个是把国家当肥肉抢,这格局,根本没法比。 后来邓艾给司马昭写信,没提国库的惨状,只说"蜀汉民心未附,不可轻忽"。他心里明白,这场仗看似赢了,可蜀汉丢的不只是城池,更是诸葛亮苦心经营的治国之道。直到死的那天,邓艾都记得成都国库那副破败模样——那不是蜀汉的败落,是人心向背的镜子,照出了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才是真正的治国大才。 (故事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诸葛亮到底会不会打仗?李世民的评价,一针见血,直指要害!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其实挺
【201评论】【8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