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中国说话算话,8艘满载巨轮已放行,正连夜赶往中国 当地时间7月2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7-05 00:30:10

特朗普对中国说话算话,8艘满载巨轮已放行,正连夜赶往中国 当地时间 7 月 2 日,墨西哥湾港口出现戏剧性一幕。8 艘满载乙烷的超大型运输船同时解缆启航,连夜驶向中国沿海港口。 这些货轮装载的乙烷总量超过 40 万吨,原本因美国政府 5 月底出台的出口限制已滞留近一个月。随着美国商务部当日向两家能源巨头发函撤销限制,这场持续 40 天的贸易博弈终于尘埃落定。 这场风波的起因要追溯到 5 月下旬,美国政府以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 为由,突然对乙烷出口实施许可证管理,要求企业必须获得特别授权才能向中国发货。这一政策直接导致 6 月美国对华乙烷出口量暴跌 78%,日均仅 5.7 万桶,创历史新低。多艘运载乙烷的货轮被迫在墨西哥湾锚地等待,部分船只甚至因船舱压力超限面临安全风险。 美国的限制措施看似突然,实则是中美贸易博弈的延续。作为全球最大乙烷出口国,美国约 57% 的乙烷流向中国,主要用于生产乙烯等化工原料。美方试图通过掐断乙烷供应链,迫使中国放宽稀土管控。 但这一策略很快显现出副作用,美国乙烷库存迅速攀升至历史高位,企业面临仓储成本激增和现金流压力。能源巨头 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 公开表示,若限制持续,将不得不削减页岩气开采量,直接影响美国能源行业就业。 中国的应对策略则展现出多重维度,其一,迅速启动替代方案,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在禁令发布一周内便与中国签署 200 万吨乙烷年度协议,卡塔尔、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也相继加入供应行列。 其二,加速国内产能布局,新疆塔里木盆地页岩气田扩建项目提前启动,目标在 2030 年前实现年产 1000 万吨乙烷。其三,调整裂解原料结构,国内多数乙烷裂解装置设计时已考虑原料灵活性,可快速切换至丙烷、轻石脑油等替代原料,确保乙烯生产稳定。 转机出现在 6 月 27 日,中美在伦敦框架下达成新的谅解协议,美方同意取消对华乙烷出口限制,中方则承诺依法审批稀土出口申请。这一协议为僵局破局提供了政治基础。7 月 2 日,美国商务部正式致函两家乙烷出口商,明确撤销许可证要求,允许货轮在中国港口直接卸货。消息公布后,美股乙烷运输板块应声上涨,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 股价单日涨幅超 6%。 此次事件折射出全球能源贸易格局的深层变化,美国虽掌控乙烷资源优势,但中国通过多元化采购和技术创新,正逐步降低对外依存度。 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乙烷进口依存度已从 70% 降至 65%,石脑油裂解仍占乙烯产能的 70% 以上,为供应链安全提供了缓冲空间。中国与中东的能源合作正在深化,中沙乙烯项目等超大型化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强原料自主可控能力。 对美国而言,此次政策反复暴露出单边制裁的局限性。美国乙烷出口商原本寄望通过限制措施施压中国,却反遭市场反噬。 6 月滞留的 8 艘货轮中,已有 3 艘改道印度寻求买家,但因印度乙烷裂解装置尚未投产,最终不得不返回美国。这种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的结局,促使美国政府重新评估乙烷作为贸易筹码的可行性。 当前,8 艘货轮正以 15 节航速向中国驶来,预计 10 天后陆续抵达宁波舟山港、泰兴新浦码头等目的地。这些货物的及时到货,将缓解国内部分化工企业的原料紧张,保障聚乙烯、乙二醇等基础化工品的稳定供应。 而这场贸易博弈的启示在于,在全球化产业链深度交织的今天,任何单边制裁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唯有通过平等对话与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

0 阅读:102

猜你喜欢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