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重新考虑方向”,这不就是变相在说“中国不够意思”吗? 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中国一直坚持中立,既没给俄罗斯提供武器,也没跟着西方制裁俄罗斯。咱们的立场很明确,就是劝和促谈,希望双方坐下来好好商量。 可俄罗斯这边,仗打得不顺,被西方制裁得够呛,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中国。这时候有专家跳出来说要“重新考虑方向”,显然是想给中国施压,让咱们多支持他们。 但这种威胁真的站得住脚吗?其实,俄罗斯现在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就拿能源合作来说,中国这些年没少买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 像华电捷宁斯卡娅电站项目,中国投资建设,每年能发30多亿度电,解决了俄罗斯中部地区的用电难题。 这要是换了西方,早就把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掐住了。可咱们不仅没这么干,还加大合作力度,2022年中俄贸易额都破1900亿美元了。 俄罗斯自己经济被制裁得半死不活,全靠中国市场撑着,现在反过来怪中国不够意思,这不是过河拆桥吗? 而且,中俄这些年搞了不少联合演习,像“海上联合-2021”军事演习,两国海军在日本海、西太平洋转了一大圈,还一起反潜、防空。这种深度合作要是没有高度互信根本做不到。 可俄罗斯,一边跟咱们搞演习,一边又担心被中国“控制”。有俄罗斯专家就说,中国在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让他们“很担忧”,怕自己变成中国的“小弟”。 这就有点矛盾了,你需要中国支持的时候就称兄道弟,一旦发现中国实力超过自己就开始疑神疑鬼。 其实俄罗斯心里也清楚,中国不可能跟着他们一起对抗西方。要是中俄真的结盟,欧美肯定会联合起来对付咱们。 所以中国保持中立,其实是在给俄罗斯留后路。就像有俄罗斯专家说的,只有中立的中国才能继续给俄罗斯“输血”,要是中国卷入战争,反而会连累俄罗斯。 可现在俄罗斯一些人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总觉得中国应该无条件支持他们,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此外,俄罗斯国内对中国的看法也挺分裂的。一方面,老百姓觉得中俄是盟友,打仗就该互相帮忙;另一方面,精英阶层又向往西方,对中国有戒心。 这种矛盾心理让俄罗斯在对华政策上摇摆不定。之前还传出俄罗斯为了换取中国军援,向中国提供潜艇、导弹技术的消息,结果被中国直接打脸。 因此,俄罗斯专家的这番言论,就是在冲突压力下的一种情绪化表达。他们把自己的困境归咎于中国不够支持,却忘了中俄关系是平等互利的,不是谁依附谁。中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不可能为了别人的战争牺牲自己的发展。 俄罗斯要是真的“重新考虑方向”,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但我看他们也没什么更好的路可走。西方对他们的制裁不会轻易解除,其他国家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支持他们,最后还得靠中国。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是咱们的一贯立场。 俄乌冲突是人家的家务事,咱们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劝和促谈才是正道。俄罗斯要是真把中国当朋友,就应该理解咱们的立场,而不是用“重新考虑方向”来威胁。 毕竟,真正的友谊是相互尊重,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俄罗斯可能要“
不吃饭的皮皮
2025-07-05 00:34:01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