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为什么要站在一起?其实有个俄罗斯的精英已经说出了答案。俄罗斯政治家康斯坦丁·卡拉切夫对中俄关系说过,他认为中国既不是俄罗斯的盟友,也不是朋友,中俄只是恰好走到一起的同路人而已。 如今,美国带着北约东扩,在欧洲压着俄罗斯打,又在亚太围堵中国,搞什么“印太战略”。俄罗斯要是垮了,中国就得独自扛下西方的火力;中国要是被压制,俄罗斯在能源市场上也没了退路。 就拿俄乌冲突来说,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一波接一波,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得找新买家,中国正好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 2024年中俄贸易额涨到2448亿美元,其中70%以上都是能源交易。这种“你缺市场我缺资源”的互补,比亲兄弟还实在。 再看经济这块,中俄就像拼图的两块。俄罗斯有石油、天然气、矿产,中国有制造业、技术和资金。 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大片荒地没人种,中国东北的农民带着技术去开垦,种出来的粮食直接通过同江铁路大桥运到中国,这效率比以前翻了好几倍。 反过来,中国的汽车、家电在俄罗斯卖得火爆,吉利、奇瑞在那边建厂,年产几十万辆车,连当地工人都学会了“中国制造”的流程。 这种合作不是施舍,是实实在在的双赢。就像两个人合伙做生意,一个出场地一个出技术,赚了钱平分,谁也不亏。 军事上的合作更像默契的搭档,中俄海军搞联合演习,055驱逐舰和俄罗斯的“瓦良格”号巡洋舰一起在日本海巡逻,天上有反潜机,水下有潜艇,这种阵势让美国航母都得绕道。 但这种合作不是结盟,而是各取所需。俄罗斯需要中国的技术支持,中国需要俄罗斯在战略上牵制西方。 国际舞台上,中俄更像站在同一条战壕的战友。美国在联合国动不动就搞单边制裁,中俄就联手否决;西方想把中国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之外,俄罗斯就拉着中国搞自己的月球科研站。 2025年中俄联合声明里说得明白:反对霸权主义,支持多极化。这种态度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基于共同的利益。 不过,同路人也有闹别扭的时候。俄罗斯担心中国在远东的投资会“喧宾夺主”,中国也顾虑俄罗斯的政策不稳定。但这些矛盾在大利益面前都能化解。 比如中俄在农产品贸易上,俄罗斯想多卖点小麦,中国想多出口蔬菜,双方就签了专项协议,各让一步,皆大欢喜。 说到底,中俄走到一起不是因为感情,而是因为现实。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国际丛林里,两个大国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互相借力。这种关系没有虚头巴脑的宣誓,只有实实在在的合作。 未来的路还长,中俄能不能一直走下去,就看能不能一直把共同利益放在第一位。毕竟在国际政治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中俄为什么要站在一起?其实有个俄罗斯的精英已经说出了答案。俄罗斯政治家康斯坦丁·
默刃
2025-07-05 00:35:53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