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咱们国内汽车文化这块儿,一直感觉缺了点什么。除了卖车,是不是也该带带节奏,引导下大家怎么真正玩车、懂车。这点上小米站出来做点事,我觉得是好事儿。这对整个中国赛车的发展,绝对是个助力
说到比赛,安全车和医疗车可不是随便谁都能上的。得真有两把刷子!SU7 Ultra有纽北最速电动的名头,YU7还在24小时耐力赛里实打实跑了3900多公里,这成绩摆在那儿。赛事方选它们当保障车,那肯定是因为性能、可靠性都经得起考验。尤其是医疗车,对操控、空间要求贼高,YU7能胜任,本身就说明问题了。想想也挺有意思,之前还有人喷这车轮胎不够宽影响操控呢,结果人家比赛都认可了,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当一款车被挑刺儿的地方只剩下纸巾盒、内饰反光、轮胎宽窄这种细节时,其实恰恰说明它在核心性能和安全上,是真没啥硬伤可挑了
小米做这个,我相信会让更多人看到、知道去了解,从而慢慢对这个感兴趣。赛事发展好了,才能培养出顶尖车手,以后出去为国争光也有底气。还有就是你越了解车辆在极限状态下的表现,就越明白安全驾驶的重要性,对咱日常驾驶也有好处
说到底,汽车文化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是真金白银投入、踏踏实实跑出来的。能够在赛事这块儿下本钱、花心思,就是在证明自己技术的可靠,并且带动更多人关注我们自己的汽车赛事和汽车文化,这事儿本身,就挺值得说道的。希望以后能在更多正规赛场上看到它们的身影吧[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