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的碳化硅雷达探测距离1000公里应该是个假新闻确定无疑了!南华早报在6月28日报道称,最新出厂的歼-20换装山东大学研发的有源碳化硅雷达。雷达探测距离已经从原来400到600公里,直接提升到1000或1200公里。 雷达探测距离不是简单的材料升级就能翻倍的。现有的歼 - 20 雷达用的是氮化镓材料,探测距离在 400-600 公里之间,这已经是世界顶尖水平了。 碳化硅作为衬底材料,确实能提升散热和功率,但雷达的探测距离和发射功率的四次方成正比。就算碳化硅的击穿电压是氮化镓的 10 倍,也不可能让探测距离直接翻倍到 1000 公里。 地球曲率也是个绕不过去的物理限制,歼 - 20 飞得再高,雷达波也是直线传播的。就算飞机在 2 万米高空,理论上最远的地平线距离也就 600 公里左右。 要是目标贴地飞行,雷达波根本就被地球挡住了,根本探测不到 1000 公里外的目标。那些说能探测 1000 公里的,可能是把理想条件下的数据当成了实战中的真实性能。 另外,看看其他国家的雷达技术就知道了。美国的 F-35 用的也是氮化镓雷达,探测距离在 250-300 公里,他们也在研究碳化硅,但还没听说他们的雷达探测距离能突破 500 公里。 中国的碳化硅技术虽然先进,但也不可能突然就领先美国这么多。而且,军事装备的性能参数通常都是保密的,就算真有突破,也不会这么快就公开。 还有,南华早报的报道也有问题。他们提到山东大学研发的碳化硅雷达,但山东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主要研究基础科学,并不是专门的军工企业。雷达的研发需要复杂的系统集成,不是光有材料就能解决的。 而且,报道中没有提到具体的测试条件和目标类型,比如是针对大型预警机还是隐身战机,不同的目标雷达反射截面积相差很大,探测距离也会有天壤之别。 再看看网上的一些说法,很多都是自媒体为了博眼球瞎炒作。有的说碳化硅雷达能让歼 - 20 在 1000 公里外锁定 F-35,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F-35 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只有 0.001 平方米,就算碳化硅雷达再厉害,也不可能在 1000 公里外就发现它。就算能发现,也得考虑雷达的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这些都不是材料升级就能解决的。 当然,我不是说碳化硅技术没用。碳化硅作为衬底材料,确实能提升雷达的散热和功率密度,让雷达在高温环境下更稳定,抗干扰能力更强。 这对歼 - 20 的性能提升肯定是有帮助的,但要说探测距离能达到 1000 公里,那就是夸大其词了。 综合来看,歼 - 20 换装碳化硅雷达后,探测距离可能会有一定提升,但绝对不可能达到 1000 公里。 这个消息很可能是自媒体为了吸引流量,把山东大学的材料突破和雷达性能混为一谈,再加上南华早报的报道,就变成了一个夸大其词的假新闻。 我们在关注军事新闻的时候,还是要多看看权威来源,别被这些炒作带偏了。
歼-20的碳化硅雷达探测距离1000公里应该是个假新闻确定无疑了!南华早报在6月
遥遥谈趣
2025-07-05 15:20:21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