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抗日远征魂,伐寇英雄魂归故!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中国远征军军歌》的旋律里,藏着一支军队的生死征程。 1942至1945年间,中国远征军以约40万兵力投入缅甸战场,历经三年苦战,伤亡近10万人,歼灭日军7万余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1942年,日军入侵缅甸,意图切断滇缅公路,这是中国抗战唯一的国际补给线。 盟军在东南亚节节败退之际,中国组建远征军,十万将士告别故土,肩负“保滇缅、援友邦”的使命入缅。 军歌唱“男儿应是重危行”,这群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士兵,有学生、老兵、华侨子弟,更有各族健儿。 入缅首战仁安羌,孙立人率新38师113团1121人,击溃日军4000余人,解救7000余名英军及500余名盟军,自身伤亡619人。 这场胜利是盟军在东南亚的首次重大突破,英国首相丘吉尔称其“改变了缅甸战局走向”。 然英国人有天生的优越感! 胜利背后是残酷的拉锯,英国人贪生怕死,且极度傲慢,武器装备宁可投降日军,也不提前转交我军,因盟军指挥失当,远征军陷入重围。 戴安澜率200师在同古孤军坚守12天,毙敌5000余人,自身伤亡过半。 突围中,戴安澜中弹牺牲,年仅38岁,部下抬着他的遗体穿越雨林两月,终将忠骨送回祖国。 更惨烈的是野人山撤退,远征军孤军作战,英国军队又是溜之大吉。 杜聿明率第5军军部及新22师约1.5万人穿越原始丛林,遭遇疟疾、饥饿、毒虫侵袭,最终仅2000余人幸存,1.3万士兵长眠异国。 1944年,远征军发起全面反攻。 滇西方向,强渡怒江后,腾冲战役耗时43天,远征军阵亡9168人,全歼守敌6000余人,收复首座县城。 松山战役中,第8军伤亡7773人,歼灭日军1300余人,打通滇缅公路关键节点。 缅北方向,驻印军攻克密支、孟拱等重镇,密支一役歼敌3000余人,自身伤亡1.8万余人。 1945年1月,远征军与驻印军在芒友会师,彻底打通中印公路。 “待驱除倭寇,复神京,还燕碣,慰平生!” 三年征战,远征军收复缅北城镇50余座、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17名将官壮烈殉国,数十万士兵埋骨他乡。 如今,缅甸丛林里的钢盔、滇西国殇墓园的墓碑,仍在诉说那段历史。 军歌未远,它记下的不仅是战绩,更是一个民族在危难中绝不屈服的脊梁。 那些牺牲的英雄,永远值得铭记。 #抗日战争#
华夏抗日远征魂,伐寇英雄魂归故!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
墨染青天
2025-07-05 17:21: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