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7月1日就“特朗普2.0下的亚洲”发言,他声称:如果西方一定要新加坡选边站,那么新加坡现在选美国,20年后选中国 。 杨荣文不是随便放炮的人。作为新加坡前外长,他对国际局势的洞察向来犀利。他这话的核心,是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势的判断。他觉得,短期内美国还是全球老大,经济、军事、科技都占上风,新加坡靠着美国能稳住自己的安全和利益。可他也看到,中国这20年发展太猛了,尤其是亚洲这块地盘,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大。到时候,新加坡再一头扎进美国怀抱,可能就不够明智了。 这话听着挺有道理。新加坡是个小国,国土小、人口少,靠的就是灵活的外交策略在夹缝里求生存。杨荣文的意思很明白:现在跟美国混,20年后看风向再靠中国,这是个“审时度势”的选择。他不是要跟谁翻脸,而是想让新加坡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既不得罪人,又能捞到好处。 说到新加坡在中美之间的立场,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国家有点“墙头草”。但其实,这正是新加坡的生存之道。作为一个贸易立国的小岛,它没法像大国那样硬碰硬,只能靠着左右逢源保持平衡。跟美国关系好,能拿到军事保护和经济合作;跟中国亲近,又能搭上亚洲经济崛起这班快车。 杨荣文这话,其实是把新加坡的算盘打得明明白白。现在选美国,是因为美国还能罩着它,20年后选中国,是因为中国可能变成亚洲的“带头大哥”。这种“先西后东”的策略,听起来挺高明,但也有人觉得风险不小。毕竟,中美关系越来越紧张,选边站这事可不是随便换个队就能搞定的。 杨荣文的观点在新加坡国内和国际上都有一波支持者。他们觉得,这想法很现实,很符合新加坡的长远利益。毕竟,一个小国不能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现在靠美国,能稳住眼前的局面;20年后靠中国,能抓住未来的机会。而且,中国经济崛起是挡不住的趋势,跟中国搞好关系,对新加坡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都有大好处。 还有人说,这话反映了亚洲国家的普遍心态。中美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国家都不想彻底站队,而是想两边都不得罪,两边都能捞点好处。新加坡要是能玩转这种平衡术,说不定还能给其他亚洲小国当个榜样。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有人觉得杨荣文这想法太冒险了,甚至有点“玩火”的味道。现在选美国,20年后选中国,听着挺灵活,可万一美国不高兴了呢?美国毕竟是新加坡的老盟友,军事上还靠着美国驻军帮忙撑腰。要是美国觉得新加坡“见风使舵”,关系一冷淡,新加坡的安全咋办? 还有人担心,中国的影响力大了,亚洲的权力平衡可能会乱套。20年后中国真成了地区老大,新加坡靠过去,会不会反而被中国牵着鼻子走,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到时候,亚洲的局势会不会更复杂、更危险?这些都是没法忽略的风险。 新加坡的立场选择,不光是它自己的事,还可能牵动整个亚洲的格局。如果杨荣文的预测成真,20年后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压过美国,那新加坡的“转向”可能会带动其他国家也跟着调整策略。到时候,亚洲会不会变成“中国的后花园”?美国会不会加大力度拉拢其他国家,搞出更多对抗? 再说近一点,眼下中美关系已经够紧张了,新加坡要是真按杨荣文说的这么干,可能会让美国觉得亚洲盟友不靠谱,提前收紧对亚洲的政策。反过来,中国可能会觉得新加坡这态度挺“识相”,加大对它的拉拢力度。亚洲这盘棋,可能会因为新加坡的动向变得更热闹。 说到底,杨荣文的发言不是随便瞎猜,而是基于新加坡的现实处境。这国家太小了,没资源、没地盘,靠的就是跟大国搞好关系吃饭。中美博弈对它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现在选美国,能保住安全和经济利益;20年后选中国,能搭上亚洲崛起的顺风车。可这平衡不好把握,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两头不讨好。 再看看亚洲的趋势,中国的影响力确实在涨,美国的霸主地位也不是铁打的。新加坡要是能踩准节奏,确实有可能在这场博弈里占到便宜。但这步棋走得稳不稳,还得看未来20年国际局势到底怎么变。
特朗普太直了,直得你都有点不好意思说他坏,当主持人质问:“你怎么能信中国这种坏人
【183评论】【15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