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年,吴王杨行密已装瞎三年,王后朱氏以为他是真瞎了,公然和侍卫调笑,宫女们低

猫猫背茹茹 2025-07-05 23:32:02

905年,吴王杨行密已装瞎三年,王后朱氏以为他是真瞎了,公然和侍卫调笑,宫女们低眉窃笑,杨行密端坐如枯木。 唐朝末年那会儿天下乱得跟一锅粥似的,黄巢造反把朝廷的根基都晃动了,各地军阀割据,老百姓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 安徽庐州乡下有个叫杨行密的年轻人,膀大腰圆能扛几百斤粮食,跑起路来快得像阵风,村里人都说他天生就是块当兵的料。 那年头老实种地活不下去,税赋重得能把人压死,加上连年战乱,庄稼常常颗粒无收。 杨行密看着家里揭不开锅的老母亲,心一横就投了军,指望着靠这把子力气挣口饭吃。 军营里的日子比杨行密想象的还要艰难,他碰上个小心眼的顶头上司,这人仗着有点背景,成天找茬欺负新兵。 杨行密因为体格壮实又老实巴交,成了重点欺负对象,那上司让他干最重的活,吃最差的饭,动不动就打骂羞辱。 杨行密忍了又忍,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上司反倒觉得他好拿捏,欺负得更来劲。 有天夜里,上司又找茬把他毒打一顿,还扬言要克扣他半年的军饷了,杨行密瞅着四下无人,心一横就把这上司给宰了。 他知道横竖是个死罪,干脆就带着十几个同乡兄弟扯旗造反,反正这世道造反的人多了去了。 杨行密的造反之路出奇地顺利,他武艺高强,为人仗义,很快就聚集了一批追随者。 当时唐朝中央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谁有本事谁就能占块地盘。 杨行密带着人马东征西讨,靠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和笼络人心的本事,短短几年就控制了淮南一带,被唐朝朝廷封为吴王,实际上就是个割据一方的土皇帝。 当上吴王后,杨行密的日子并不安稳,外有强敌环伺,内有部下虎视眈眈,连枕边人都不可信。 他的王后朱氏出身名门,仗着家族势力在宫里横行霸道,杨行密为了稳住局面,不得不装出一副懦弱无能的样子。 905年,他已经装瞎三年,这三年里他眼睁睁看着朱氏和侍卫私通,看着宫女们窃笑,却要端坐如枯木,纹丝不动。 这种忍耐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杨行密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正是他能在乱世立足的关键。 杨行密装瞎这事,史书上记载得很清楚,他早年在战场上受过箭伤,眼睛确实不太好使,但远没到瞎的程度。 他故意夸大伤情,装作完全失明,为的就是让对手放松警惕。 朱氏王后真以为他瞎了,行为越来越放肆,宫女们虽然不敢明着笑话主子,但私下里没少议论。 杨行密心里跟明镜似的,他就是要等朱氏和她背后的势力彻底暴露,再一网打尽。 这段装瞎的经历最能体现杨行密的性格特点,他不是那种莽夫,而是个心思缜密的政治家。 在乱世中,光靠武力是走不远的,必须懂得隐忍和算计,杨行密能从一介草民爬到吴王的位置,靠的就是这种能屈能伸的本事。 他后来果然找准时机,一举铲除了朱氏及其党羽,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杨行密建立的吴国在五代十国时期算是个相对稳定的政权。 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让饱经战乱的老百姓喘了口气。 他还善于用人,手下聚集了一批能人异士,为后来南唐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历史学家评价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少有的明主",虽然出身低微,但治理国家很有一套。 乱世出英雄,杨行密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动荡的年代,机会往往青睐那些既有胆识又有谋略的人。 他能从杀官造反的逃犯变成一方霸主,靠的不是运气,而是过人的忍耐力和政治智慧。 装瞎三年这种事,没点定力真干不出来,现在的我们可能很难理解那种生死一线的处境,但杨行密的经历确实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有时候,以退为进才是最高明的策略。 主要信源:(《新五代史》《十国春秋》)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