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 年,内蒙古一光棍收养两个月大男婴,含辛茹苦把他养大。40年后,男孩当上了武警上校军官,扭头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领导:我父亲年龄大了,在家无人照顾,我必须带着他上班!网友:孝顺父母,人生之大义也。 深冬,内蒙古草原的白毛风卷着雪沫子,董栋小裹紧补丁摞补丁的棉袄,蹲在村口老榆树下,望着襁褓里冻得发紫的小脸,喉头动了动。这是他在公社卫生院后墙根捡到的弃婴,襁褓里只有一张写着 “求好心人收养” 的字条。 “叔,您都自身难保了,还捡个拖油瓶?” 邻居王婶裹着围巾路过,看着这个三十多岁的光棍汉直叹气。 董栋小没说话,只是把孩子往怀里又揣了揣。谁都知道他的苦:前两年两个儿子相继出天花没了,媳妇受不了打击跟着货郎跑了,家里只剩他和瘫痪在炕的老母亲,三间土房四壁漏风,锅里常年是能照见人影的稀粥。 “娘,我给您捡了个孙子。” 董栋小掀开门帘时,老母亲正靠在炕头咳得直不起腰。老太太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枯瘦的手摸着婴儿冻红的脸蛋:“是老天爷可怜咱董家啊,给孩子取个名吧。” 董栋小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轻声说:“就叫永在吧,董永在,希望他能平平安安长长久久。” 那时候董栋小在公社砖窑打零工,每天天不亮就揣着两个硬邦邦的莜面窝窝出门,但只要董永在放学回家,灶台上总会留着一碗温热的稠粥,偶尔碗底还藏着半个鸡蛋 —— 那是董栋小从工头那里领的福利,自己舍不得吃全攒给了孩子。 “爹,您也吃。” 七岁的董永在踮着脚把鸡蛋往董栋小嘴边送,小家伙的棉袄袖口磨出了棉花,冻得通红的小手却很执拗。 董栋小笑着把鸡蛋塞回他嘴里:“爹不爱吃这个,你吃了长个子,将来好念书。” 其实他是怕孩子知道,为了这几个鸡蛋,他在砖窑多扛了十趟砖。 老母亲去世那年,董永在刚上小学。出殡那天董栋小没哭,只是蹲在坟前抽了一宿旱烟。夜里董永在被冻醒,看见父亲在油灯下缝补他的破书包,粗糙的手指被针扎出了血珠。“爹,我不念书了,我去砖窑帮您干活。” 孩子的声音带着哭腔,董栋小猛地抬头,眼里布满血丝:“胡说!咱董家祖祖辈辈没出过读书人,你要是敢辍学说啥我打断你的腿!” 那是董永在第一次见养父发火。第二天一早,董栋小背着他走了十里山路去学校,路上反复念叨:“永在啊,爹没啥本事,就盼着你能走出这山沟沟。” 董永在趴在养父佝偻的背上,能清晰地数着他后脑勺新添的白发,悄悄把眼泪抹在粗布褂子上。 1995 年中考,董永在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盟里的重点高中。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董栋小揣着卖了家里唯一老黄牛的钱,连夜翻山去供销社扯了块蓝布,连夜缝了个新书包。 每个月回家,董永在都要帮着挑水劈柴,夜里就着油灯给养父捶背。董栋小的咳嗽一年比一年重,冬天总咳得直不起腰,却总说:“爹没事,等你考上大学就好了。” 后来董永才知道,养父为了给他凑学费,偷偷去挖煤窑,被塌方砸伤了腰,躺了半个月都没告诉他。 2000 年夏天,董永在收到内蒙古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董栋小在院子里摆了三碗烧酒。 他对着老母亲的遗像,把第一碗酒洒在地上:“娘,您瞧见没?咱永在出息了。” 第二碗酒敬给老天爷,第三碗他端起来,手却抖得厉害:“永在啊,以后你就是城里人了,别惦记爹。” 董永在 “噗通” 跪下,额头磕在青石板上:“爹,您听着,将来我走到哪儿,就把您带到哪儿。” 昏黄的灯光下,养父浑浊的眼睛里,第一次滚下浑浊的泪珠。 大学四年,董永在靠着奖学金和勤工俭学,不仅没让养父再操心学费,还每月寄回五十块钱。 2004 年毕业时,他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毅然报考了国防大学的研究生。“爹,我想当兵。” 电话里,他的声音带着坚定,董栋小沉默半晌:“你想做啥就去做,爹支持你。” 研究生毕业那年,董永在被分配到武警指挥学院当教员。报到前,他特意回了趟内蒙古老家。“爹,我接您去天津。” 永在放下行李就去收拾养父的旧棉袄,老人却按住他的手:“我不去,家里的鸡还得喂。” 这一留就是五年。董永在每个月都往家寄药,逢年过节必定坐三十多个小时火车回来。 2014 年冬天,董栋小咳得厉害,被邻居送到乡卫生院,医生说再晚点就肺气肿了。接到电话的董永在连夜请假赶回家,看着病床上插着氧气管的养父,眼泪止不住地流:“爹,跟我走吧,不然我这心永远悬着。” 董栋小望着儿子肩上的少校军衔,终于点了头:“不耽误你工作?” “您就是我最重要的工作。” 董永在背着养父走出病房,就像三十年前养父背着他去学校那样,一步一步走得稳当。 在天津的日子,董永在每天雷打不动地给养父擦身按摩。有次同事来家里做客,看见堂堂军官跪在床边给老人剪脚趾甲,忍不住感叹:“永在,你这孝心真是少见。” 董栋小在一旁嘿嘿笑:“我儿子打小就懂事。” 董永在抬头笑:“小时候爹也是这么给我剪的。” 2023 年春节,董栋小坐在轮椅上,看着儿子把军功章一枚枚别在红绒布上。“这个是 2019 年得的,这个是课题研究一等奖……” 董永在耐心讲解着,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我儿子有出息了。”
1983年,内蒙古一光棍收养两个月大男婴,含辛茹苦把他养大。40年后,男孩当上
小说红楼
2025-07-06 00:18:50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