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本来打算借威尔士航母战斗群,在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这天,到南海耀武扬威,结果懵逼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2025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的纪念日。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前后,英国突然搞了个动作:把自家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战斗群,浩浩荡荡开到了马六甲海峡,还摆出一副要往南海闯一闯的姿态。 按理说,这时候英国突然现身,怎么看都不像是简单路过,意图太明显了。 看起来,他们是想趁着中国香港回归的大日子,跑来搞点事,制造点动静,恶心一下中国。这种“老殖民地心态”多少还有点残留,非要刷一波存在感,仿佛还能靠几艘战舰来证明什么。 可谁想到,这支航母编队最后只是南海“走马观花”了一圈,没敢多停留,掉头就跑了,整个过程像极了一个不请自来的客人,想吵架结果发现对方一点没怕,自己反而心虚走人。 先说说这艘“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它表面上看起来还挺唬人,排水量有6.5万吨,是英国新一代航母之一。但实际上,它的毛病不少,从服役以来就问题不断,漏水、停航、动力系统故障几乎没断过。 甚至有英国专家早早就吐槽,说这是“花了70亿美元打造的巨大累赘”。本来这就已经够尴尬的了,这次远洋航行又出事了。 编队里一架F-35B战机,在飞行途中居然因为燃油不足,被迫降落在印度南部的一个民用机场。你能想象吗?价值上亿美元的先进战斗机,像民用小飞机一样停在普通机场,还得靠印度人帮忙派人看守。 英国人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拖走怕得罪印度,放着不管又怕技术泄露。这事一传出来,英国脸上能挂得住才怪。 这种操作,也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英国远离亚洲,航母到南海动辄上万公里,光靠“皇家”两个字是撑不起远程投送能力的。说白了,就是不服也不行,底气实在不足。 就在英国人“预热”准备进南海的时候,中国这边已经早早做好了准备。特别是山东舰和辽宁舰双航母演训,从5月就开始了。 一边搞实战演练,一边还搞了个大动作:山东舰在5月底从三亚出发后,整整十来天在雷达上“人间蒸发”,连美军都找不到。 你没看错,是连美国的卫星都找不到。结果美国急了,赶紧和日本、菲律宾启动情报共享机制。 菲律宾打开雷达全天候扫描,日本派出反潜机,美军甚至调动了驻印度洋的“尼米兹”号航母赶来支援。但这些高科技、侦察手段全派上了,也没锁定山东舰的位置。 后来中国国防部才淡定回应说,这是一场实战化电子对抗演练,所有雷达和通信系统都关闭,模拟作战环境。意思就是,这次就是练“消失术”,让对手找不着北。 到了6月22日,山东舰回到南海,才大大方方现身。这时候英国航母编队还在磨磨蹭蹭往南海靠拢,根本不知道中国已经完成了全套实战化部署,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7月1日终于到了,这一天本来是中国的“大日子”,英国估计也想在这天“刷个屏”。毕竟2019年他们也搞过类似动作,那次是“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开来南海“巡游”。 但这次英国航母编队只是象征性地在南海南部海域转了一圈,然后就突然180度大转弯,从巽他海峡原路返回,转而开往印度洋方向,准备去澳大利亚搞联合军演。 你看这个撤退的动作多突然,本来美军的“华盛顿”号航母也在差不多时间段从巴士海峡进入南海,照理说,英国航母应该和美国汇合,搞个“双航母编队”,秀一下西方存在感。 但英国硬是没有等,掉头走了,比谁都快。 英国官方事后解释是“为了避免刺激中国”。但熟悉套路的人都知道,这话不过是“台面说辞”。真正的可能是,美国出于当前中东局势紧张,不希望在亚太再起冲突,私下跟英国打了招呼,让它先撤。 这种情况以前也不是没发生过,美国自己心知肚明,英国最多就是跟着起哄,真要干架,自己还是得冲在前头。 所以,英国这次“南海一日游”,其实连“打卡”都算不上,倒像是被提醒了一句“别惹事”,然后灰溜溜撤走了。 其实,在英国航母进入南海的前后几天,中国山东舰和辽宁舰早已开展了多场实战演训。055型导弹驱逐舰作为“护法大刀”,紧紧护卫在编队四周。 而英国这边,除了主力航母,护卫舰数量有限、补给舰也不足,整体战斗力和续航能力都差一大截。 这时候的南海就像一个舞台,中英两国的海军短暂“同框”,谁实力强、谁气场足,一目了然。英国连一个像样的联合演练都没能开展,最后落个尴尬离场。 反观中国,不仅完成了电子对抗演练,还在香港周边保持强势部署。这种对比之下,谁在主场,谁在远道而来、心虚而退,已经不言而喻。
英国本来打算借威尔士航母战斗群,在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这天,到南海耀武扬
爱心扯体育
2025-07-06 05:52:21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