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名字。西安市长安区有一个千年古村,官名(村上的公章)叫“杜角镇村”,小名(民间)叫“豆角村”。叫全村没有一户姓杜 ;叫豆角村也没有一户姓豆的,更不是用菜名命名的村名。的人够热闹的历史记载,春秋时期秦岭脚下有个小国家叫“杜国’,秦灭杜国后设杜县(据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县),杜县东南角有一个村子因此叫“杜角村”。杜县和杜角村之名一直延续到了南北朝,北周将杜县并入万年县,从此杜县之名和杜县东南角之说被深深地淹没在历史尘埃中。因长安话中“杜”、“豆”不分,千年后的明朝杜角村就变成豆角村。2018年5月,南豆角村、北豆角村、西村合并后又恢复了旧名“杜角村”,只是加了一个“镇”字。 明朝城门楼。走进豆角村,始建于明朝末年的南、北两个门楼巍然屹立在村子大路中间,南门楼上用楷体书写着“南极生辉”四个大字,可惜字体已脱落,只留下字体痕迹。整个建筑古朴典雅,原始风貌保存完整,一看就是古建筑。看着门楼中间厚厚的门框和石墙上的深深的石洞,游人们不难想象当年门楼在防山洪和防土匪企时发挥的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门楼依然是村民们出行的必经之路。 二柏一石头。从南楼门向南走二、三十米有两棵粗壮的侧柏,树龄长达1500年以上,这就是当地人说的“二柏一石头”。这里的“石头”不是说有一块石头,而是说有一个石头像,也就是两棵树下一尊传为夏禹石刻的后稷头像。头像前庭饱满,气宇轩昂,神态深沉,当地人亲切的称为“社公爷”(关中人把神像统称为爷,如爷庙、爷像、土地爷等)。 示范村史馆。2021年,村民杨先生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帮助下,利用原南豆角村村办企业的废旧厂房建成了村史馆。村史馆通过大量历史文献、图片、实物等多种方式,系统展现了豆角村千余年的历史。该馆在2021年陕西省村史馆工作会上被列为“省级示范馆”。 历史的回声。豆角村是子午古道北口第一村,是古代长安连接陕南、川蜀的必经之地,这就注定了她必定会有极不平凡的历史。秦朝末年各路义军推翻强秦后,刘邦被西楚霸王封为汉王。可雄才大略的刘邦岂肯屈尊于匹夫之勇的项羽手下,他率兵离开“灞上”,从杜角村进入子午峪,一唛明烧栈道来到汉中。一年后刘邦即暗渡陈仓重新进入关中,最终在关中建立了长达400多年的大汉王朝。唐明皇为满足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的习惯,下旨修建了荔枝道。荔枝道从西乡县入子午峪 ,北出秦岭,经杜角村进入长安,将最新鲜荔枝送到杨贵妃口中。 豆角村决议。豆角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1932年2月,红四方面军在村西张沟与国民党17师发生激战,红11师政委李先念负伤后就住在豆角村养伤。1935年7月,徐海东率部在南豆角村休整,最终形成了“西征北上”的“杜角村决议”,徐海东部因此成为最早进入陕北的中央红军 。1949年7月,小五台战役解放了豆角村。 《装台》取景地。看过装台的人对图十五一定不会陌生。对,它就是由两位陕西籍著名演员张嘉益、闫妮领衔主演、荣获第3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 、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等奖项的电视连续剧《装台》的取景地之一。
奇怪的名字。西安市长安区有一个千年古村,官名(村上的公章)叫“杜角镇村”,小名(
博浩文化
2025-07-06 16:35:25
0
阅读:55
用户33xxx70
我村叫张家楼,百多年来无一户姓张的,整村十三种姓,七十多户人家,外嫁过来的就八十年初有一张姓女子,现在也外迀三十多年